梅墨生是书画通才,并在史论方面功夫很深,在此之外又涉猎多方面的专门知识,可谓“有所专”且“游于艺”。本书共收入文章12篇,其中对八大山人山水画研究的独特视角,对戴本孝山水精神的一种探寻挖掘,对海派虚谷艺术风格的评述分析,对吴昌硕的人与艺的演变评述,对齐白石的诗与画,黄宾虹的黑与白,以及对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李苦禅、赖少其等代表这个大的历史阶段的诸多大家的评介,都能发抒个见,不苟于他人之言。
《哪吒闹海/中国经典故事绘本系列》故事讲述陈塘关的总兵大人李靖有一个小儿子,名叫哪吒,调皮捣蛋,常常惹出不少麻烦。李靖把哪吒送到昆仑山太乙真人处学习本领……一年,陈塘关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老百姓们向东海龙王祈求降雨,龙王却让百姓们准备一百个童男童女……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山静居画论》成书于1795年前后,为方薰晚年梳理、总结几十年绘画甘苦与经验的结晶。是书在研究历代画论画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绘画实践与体悟,以随笔形式自抒心得,颇有见地。全书杂论上自晋唐、下至清初各家各派的风格、画理、技法、渊源、流派、款题、山水、花鸟及人物等。虽然有些庞杂错落,依据其内容,大略可以梳理为画学泛论、画法论述、画家评述、名画著录类。
《中国古今书画拍卖精品集成》是一部独特的书画丛书,它将藏于民间高阁的独秘藏品,借助于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介质,集辑成秩。作为已经出版的古今书画集的重要补充资料,《集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绘画内容,是学习、研究中国书画艺术必不可少的常备书籍。
魏紫熙,1915年出生于河南遂平县。早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术师范学校,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1934年至1947年的十余年间,多次在湖北。河南各地写生创作,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一度以中国著名人物画家享誉海内外。1957年同傅抱石先生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和现代中国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河新貌画展,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人大第五,六、七届代表。曾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及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成为江苏省第一位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七十多年来的艺术生涯中,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都有作品人选,展出并被收藏。代表作有五、六十年代的人物
本书是“中国画范本”丛书中的陆俨少作品精选分册,书中收入了当代山水画家陆俨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数十幅,这些作品构图精美,用笔生动流畅,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作者所具有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深厚的艺术功底。 本书以大开本印刷,制作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是美术爱好者的临习范本
《大禹治水》故事讲述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很严重的水灾。部落的首领鲧在黄河两岸堆填土石,希望能够阻挡凶猛的洪水。可是,鲧的方法没有奏效,他却死在了治水途中。鲧的儿子禹继承了他的重任——治理洪水……
《近现代名家书画集》囊括了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刘子久、高剑僧等数十名中国近现代最为知名的书画家,他们对现代绘画与书法影响深远。这些艺术大师是中国近现代画坛影响的、最有名的画家。现今许多名家艺术大师均从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丰富的营养,受益无穷。 每当我们看到书坛书苑的巨匠大师流传下来的精湛作品时,心情总是十分激动的,而且因之产生的喜悦之情久久不能平静。施万逸先生收录的这本《近现代名家书画集》,不仅书目众多,而且不乏精品。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北京市的中考改革也迈出了关键的一点——18个区县自己命题考试。这种考试命题的多元化,给中考学生的复习,尤其是中考作文的复习准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方例同学们学习借鉴,我们收集了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本届中考的作文,汇编成书,奉献给你们。全书编排富有特色,各区选文三、四十篇 ,虽各考区均为一个作文题,但编者根据文意为每篇选文拟定了一个副标题,由于查阅的作文是密封卷,所以作者名无从查考,在此说明。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给同学们的复习带来较大的收获。
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近七百年时间里有一种陶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青花瓷器。青花,是一种在白瓷胎上呈现蓝色花纹的瓷器,这种蓝色花纹是陶工用含钴的矿物原料在瓷土胚胎上进行彩绘,然后罩以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烧成的。从元青花的产生,历经明清至今,景德镇窑一直是中国青花瓷器主要的产地。 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从艺术风格上看,明显地分为两类,即民间青花和官窑青花,当然这两类青花在艺术上是互为影响的。与官窑青花相比,民间青花普遍胎质较粗、做工不精、造型简单、装饰不细,加之其数量极多、价格便宜,故民间青花长期来不为人们所重视,鉴藏家们推崇的是做工精细的官窑青花,博物馆展出的也多是这些稀少的官窑瓷器。直到近半个世纪,民间青花在中国才日益受到现代艺术家和学者们
纵观孔雀画作品的发展沿革,我们发现它有一个从工笔到意笔,从写实到写意的过程。我们学习写意孔雀画,不要从工笔入手,但首先对孔雀的基本形态、生活习性有的了解,可以从临摹入手,以借鉴前人笔墨处理的经验,然后可通过大量的写生、速写,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获取手资料,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来捕捉动态,搜集资料。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与自然、对素材进行的取舍、提炼、夸张和变形变色,加上画家的主观艺术感受进行创作。
本册精选吴昌硕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花鸟山水作品20幅,高清大图,拼接成巨幅条幅,充分展现了吴昌硕绘画艺术奇古放逸、浑厚朴茂的美学特质。画册图片皆极精美,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吴昌硕绘画作品凝练遒劲、貌拙气盛、浑穆苍茫的艺术风格。 “余见缶庐六十岁前后画花卉,追海上任氏,得名天下。七十岁后,参赵氏法而用心过之,放开笔机,气势弥盛,横涂竖抹,鬼神亦莫之测。于是天下真当叹服矣。”齐白石
书画同源是历来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广受评述的一个观点,主要谈论了书法与绘画的同根性,不仅如此,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性,曾经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论据。《书画同源(倪瓒)》是“中国画研究丛书”之一,《中国画研究丛书:书画同源(倪瓒)》共六章节,内容包括倪瓒的艺术历程、倪瓒绘画风格研究、倪瓒绘画技法研究、援书入画等。
《艺术巨匠:关良》由关良其人、关良其画、读关画小札、论艺摘选、各家评论摘录、关良年表、印章构成,主要包括:读关画小札、一戏一画一文、画外话、关良绘画艺术的和非凡、品读关良画戏、关良书画辨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