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石鼓文楹联三百例》为书法家沈继良以石鼓文进行楹联创作的书法作品集,分四言联、五言联、六言联乃至十二言联。联语多为诗词名句,丰富多彩,文书皆美,歌颂美好生活、读书之乐、艺术之趣等,以石鼓文的用笔之法,在迟疾变化中,表现出苍茫之意,线条浑厚而华滋。结体得石鼓文的气势,然更见修长,其中又可见邓石如的通达与吴让之的婀娜,字法章法上看,一字之中、一行之中,乃至一篇之中,均见其疏密安排的苦心孤诣,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更体现出当代审美意识对他的影响。师法石鼓文,不管是对静稳健的风格,还是对激越张扬的个性,均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史墙盘铸于西周恭王时期,是西周微氏名墙的史官所作之礼器。史墙盘铭文聚集在内底,共18行,284个字,文章使用四言句式,前半部分歌颂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位周天子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微氏的家族历史。铭文的字体形态整齐划一,笔势流畅,作为西周金文书法成熟形态的代表作,深受习篆者欢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经典范本。林子序在书中对铭文进行了识读、意译和注解。他还选出例字,依据相应典籍分析这些文字的构形由来,并标注笔画顺序。同时,他也为书法爱好者给出铭文文字集联的创作参考,还提供了精选铭文的高清图片。本书能够在讲解铭文意义的同时,帮助书法爱好者系统学习书写《史墙盘》,并为后续创作带来启发。
●本书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 ●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 ●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无论有无老师指导,都应对照原帖仔细揣摩,反复练习。
《西泠印社记》是1914年,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作为首任社长,吴昌硕亲自撰书的。今天杭州西湖孤山上的同名石碑,就是根据这件作品刻的,一直被西泠印社视若珍宝。本书收入吴昌硕、王福庵书的《西泠印社记》。
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系列丛书共包括八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常用章草书法字典》《常用汉印书法字典》。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汉印,一般指汉代的印章。但汉印作为完整的体系,也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私印。此时期的印章制度与制作不断完善、丰富,其形制、类别及艺术成就等方面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典范。因此,以《汉印分韵》作为蓝本的《常用汉印书
本书是《小篆习法举要》的增订版,主要讲解如何习小篆的知识与方法。内容包括:以深刻的理论为基础,从造字、字形意的变化入手,帮助读者首先了解篆字的特点和形成,形象生动地讲述小篆的形与意;举例讲解习篆字时的笔顺规律和特殊字的笔顺安排;为学习篆字的读者推荐并分析临习范本;列举出常用的篆字加以说明。本书知识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习书法和篆刻的读者有很大助益。
本书辑录了章祖安有关书法的多篇代表性文章,涉及书法、古汉语、古文字等诸多领域。章祖安兼擅书法理论、教学与创作,对传统哲学和古典文学的深入学习也造就了他深刻的思辨能力和雅正的审美眼光。本书收录的文章《书理》《模糊·虚无·无限》《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元气·学养·手艺》《清、厚、奇、古》《书法美简述》《书境说》等,充分展现了他在以犀利的思维和冷峻的目光思考着传统书法的内在真谛,实践着传统书法的表现方法在现代的运用,是其人格、学养、艺术品味、书写技巧的完美体现,对后学延续书坛传统并推陈出新极富启发意义。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简牍帛书文字中,篆、隶、楷、行、草皆备,为中国汉字文化研究以及书法的学习、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资料。今天,学习简牍帛书的人越来越多,以简帛书进行书法篆刻创作的人也日益增多。 《简牍帛书书法字典》是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之一。本字典包含字头2860余个,图片2万余件,图片下方标有出处,少数为樊中岳先生摹写件,可以为爱好书法篆刻的读者及书法爱好者,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创作需求。可以说,本字典艺术性强,且少而精,非常实用。
●本书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 ●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 ●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无论有无老师指导,都应对照原帖仔细揣摩,反复练习。
本书为浙江人民出版社 知宋 书系之一种,旨在为读者打开了解宋代书画艺术全貌及特色的方便之门。围绕宋代书画艺术的价值,主编精选12篇颇具创见的文章,配以精美宋画彩插和《清明上河图》长折页,读者从中可一睹宋韵之美。
暂无
作者深谙东方和西方哲学,对东方和西方的文学、美术以及世界文明史、社会学深有研究。本书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在于其立足点。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精深的学识修 养,并将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对书法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其次,在于他对日本书坛各种流派发展前途的预见。他以上述的根本思想为指导,对日本现代书坛的各种流派进行 了分析比较,明确指出汉字少字数派、近代诗文派和新假名书法将占据日本现代书坛的主导地位。再次,在于他对各流派代表书家的评论。这不是资料的堆砌,而是以他自己的立场、 自己的观点加以评析。他对许多书家的评论颇具深度,结合书家的性格、经历以及艺术观点和代表作等进行评论。
我国历代书论不乏长篇或系统的理论著作,也有藏匿于各种笔记、诗词、札记和题跋之中,可谓浩如烟海。《中国书论辑要》是一本从浩瀚的书评书论中抽绎的历代书论精华,并理出端绪、分门别类、择其要者进行梳理、校订、评注,提供相当丰富、系统却又简明的历代书论导读性著作。此书即担当起中国书法理论史上*部 类书 的功能。本书把书法美学研究纳入比较完整的关系与结构中,它所包涵的丰富思想以及季先生结合时代审美理想对各条书论所进行的注解与阐释,已成为书法界和文艺理论界进行理性思考、感性创作、性格塑造的精神之源。
至2024年,郭店楚简已经出土整整31年。31年来,关于郭店楚简的清理、整理、编联、识读、笺注、诠释,经过国内外学者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多数内容形成了学术界的集体认同,体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学术精神和职业担当。本书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常识常理常情再一次导读郭店楚简文本,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笺注郭店楚简文词,力求通俗而不庸俗,通俗以致通行,通过对郭店楚简的通俗化解读,提升郭店楚简的受众普及率和社会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