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万世一系、万方相认的本源文化依托,而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审美形式之一,被誉为 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法艺术逐渐形成和确立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书体,并产生了以 二王 及历代书法大家为代表的书法经典。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是欣赏还是临习书法,都离不开这些经典,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书法之美系列以五种书体为面,以其产生的时代顺序为轴,精选了60件书法经典。它们或是各自书体的开宗立派之作,或将已有书体发扬光大,无论是技法水准还是艺术水准均为后世样板。同时,邀请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解读其点画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字间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是中国禅宗南宗的立宗典据,被誉为 经中之经 、 王中之王 ,是佛教中影响广、地位尊的经文。 由苏东坡手书的《金刚经》,集佛学至尊《金刚经》高深哲理与文坛泰斗苏东坡传神书法于一体,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书法*。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千秋翰墨一代文宗。他在诗、文、书、画各个领域中都有极高的建树,位列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苏轼的书法成就居 宋四家 之首,他的书法不仅笔圆韵美、天资焕发,更充斥着一股 文章学问之气 ,隽永深远、耐人寻味。苏轼与佛禅也渊源颇深,他不仅熟读佛经,深通佛理,更是将佛学思想渗透到其文学创作之中。
王羲之书写的《集王羲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精)》选大家所熟知的《金刚经》为内容,从历代传 世的王羲之的行草书迹中选取所需之字,集成完整的 《金刚经》。其中的用字及整体章法布局做了精心安 排,对广大读者、尤其是书法爱好者进行书法创作具 有参考价值。
《简帛书法大系 马王堆汉墓简帛书法(合集)》系马王堆汉墓简帛精选之书法字帖。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马王堆乡。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过3次考古发掘,发现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3000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马王堆汉墓简牍书法(合集)》包括有:《马王堆汉墓简牍书法》《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篆隶》《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古隶(一)》《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古隶(二)》《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汉隶(一)》
傅山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皆善学妙用,造 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 ,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 清初**写 家 。他书出颜真卿,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 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 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此书为傅山楷书所书 《傅山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精)》。
赵孟頫的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他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师,融会变化,自成一家。明人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 《赵孟頫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精)》为赵孟頫行书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供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
古诗文集字创作辑系列丛书各选取55首元曲、宋词和集联,每件作品附有释文、并且各字形注明出处。打破书家限制而混集而成的作品,互相对照、融会贯通,印刷精良,优选限度保持字形的原汁原味。书中所集字所成之篇,既可直接临写成完备的书法作品,也可参照解析文字和字形出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启发,可作为品质上佳的创作参考书。
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是近代篆刻艺术领域的三座高峰。赵之谦篆刻多方取法,风格多样,为后来印人广开门路,在文人篆刻艺术 具有无法逾越的地位;吴昌硕、黄牧甫在以书入印和线条空间的处理上都具有典型的个人风格,开宗立派,影响甚广。君匋艺术院因收藏了晚清治印三大巨头赵之谦、吴昌硕和黄牧甫印章,赵之谦104方、吴昌硕152方、黄牧甫168方,且多为三人的精品佳作。成为当代印人们心中的一个神圣殿堂。 本书精选君匋艺术院藏印中赵之谦刻印67方、吴昌硕刻印56方、黄牧甫刻印77方。书中左页编排印蜕、边款和实际大小的原石,右页从正面、侧面、俯视等角度放大展示每一方印章的印面以及边款。所收三家作品,按照有纪年款的作品均按纪年先后顺序编排,无年款的排于有年款作品后面,根据其风格先后大致编排顺序,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师
张铭的印放在中国印坛占有半壁江山美誉的海派印坛中来看,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种出类拔萃并非是他的印与大多数海派印家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远离了数百年传承下来的甜俗工稳的海派精神,而是他的印充满著思想与智慧的火花,张铭的出现无疑给海派印坛增加了一个新的亮点。他的印早期取法秦汉和晚清流风,后专注于战国古玺,又能巧妙地熔入己意,注入全新的自我审美意识。他的入印文字造型奇巧,但是又十分遵循篆书的法度,敧斜错落,轻松和谐。张铭是一位敏于思,善于行的实践者,更是一位颇具创新意识的开拓者。这部印集分 写意类 工细类 两卷,基本体现了他的风格:古朴、流畅、苍茫、大气。
《尉天池书法集》收入了当代书法家尉天池先生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近百幅,小楷、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兼备,书法风格鲜明,集中展示了尉天池先生的书法演变历程及其突出成就。具有的资料性和艺术欣赏价值。
《李思训神道碑》与《李秀碑》皆俗称“云麾将军碑”,两碑皆由李邕撰文并行书。《李秀碑》已毁为二柱础。《李思训碑》下部残泐严重,失刻立年代,因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日合拊”字样,故历代着录皆附于唐开元八年(七二〇)六月二十八日。正文行楷书三十行,行七十字。额篆书四行,题“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首题“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谧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此碑是李唐皇族、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的神道碑。李思训的祖父李叔良是李渊堂弟。此碑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王昶《金石萃编》等历代金石图书皆有着录。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江夏李善之子,因曾任北海太守而被称为“李北海”,工文,善书,是唐开元间名家。其书深得二王精髓,
信札,作书古代人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承载了众多的文化信息,备受后世藏家的珍视。 张大千作为近现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书法取法黄山谷并受其师曾熙、李瑞清的影响,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尺牍作品不独书写自然,且内容丰富,反应了张大千当时的某些真实状态与史实。今选其数十件信札结集精印出版,且附以释文,以为后学者提供参考。
本选题是应甲骨文专家、学者的要求,从《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套书400余片甲骨文图片中精选出20幅图像比较完整,字体风格典型,字形数量丰富,具有艺术视觉冲击力的甲骨文照片,进行放大四色印刷,配以准确释文,制成单面印刷的四色册页,便于读者阅览甲骨文书法的艺术风格和章法布局,便于读者平置研习或装裱赏鉴。
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具有笔墨韵味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欧阳询梦奠帖卜商帖很美的字》精选欧阳询的《梦奠帖》和《卜商帖》,撷取其中很能体现书家个性与风采的字以飨读者。希望这本书短小精悍的掌上书籍,能够让读者从中领略大家墨宝的神韵,进而得到艺术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