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翡翠雕刻艺术年鉴由中翠文化汇编
林散之先生(1898—1989)生当碑学中兴之际。他初从乌江范培开习楷书,得安吴执笔之法,继 从张栗庵进士学古诗文辞并书法;后至海上,从黄宾虹研习书画,得“五笔七墨”之秘;归后潜修,“大力煎熬八十年”。其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尤浸淫于汉魏碑版并王羲之、李北海、米元章、董思白、王觉斯等。师古法,出新意。融碑入帖,刚柔相济,笔势多变,随手生发,无不妙造自然,使书苑沉寂已久的草书艺术再现辉煌。 在林老去世8 年后的今天,他的艺术正日益显示出生命力。这真应了林老常讲的那句话:“要站住3 0 0 年才算数。”苏州古吴轩出版社经3年的努力,在林老百年诞辰之际隆重推出涵盖先生各个时期代表作的大型作品集《林散之书法集》。 这部书法集精选林作近200件,清晰而全面地反映了林散之书法
内容提要 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人高深的精神境界。书法 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 ,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古至今,无数热爱书法艺术的人将大量名家名作临摹、刻石,以期永久保存。不仅如此,他们还刊印了众多书法作品集,让这些瑰宝可以流传于世。从官府刊印的《昇元帖》、《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到私刻的《潭帖》、《乐善堂帖》、《停云馆帖》等,古人刊印的书法作品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就影响而言,当数《三希堂法帖》的意义为重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岗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
本书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为蓝本,精心编选各家作品,按历史顺序排列,尽可能地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现原帖风采,每帖之后配有相应的释文、书法家简介以及作品鉴赏评价,以最直观方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现从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岗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
世上任何文字无论如何书写,都无法称其为真正的书法, 更无法成就书法艺术之美。葛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也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书法的历史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 青铜器铭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古的汉字,也是中国古的书法 作品 。金文书法带有美化装饰的倾向,体现了整肃端庄的标准美。后来的秦朝的小篆刻石、汉朝的隶书碑刻、唐朝的揩书碑刻,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接续了殷商金文书法的这一传统。甲骨文书法是当时日常的书写样式,显示出当时手写体的生动活泼。后来的楚简、汉简、名家尺牍,都是日常文字书写活动留下的遗迹,饶有随机变化的书写笔趣。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书法史上动人的作品,如东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以及他的行草书尺牍,唐朝颜真卿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