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中国十大行书集》收录了行书作品。
本套字帖精选唐宋时期名家的诗词和文章,文章有记、跋、赋、文、论、传等。或全篇或节选。形式分为减黑描临、注释。字体书写由著名硬笔书法家田英章、田雪松执行,字体清秀俊美,符合读者书写需求,能*限度提升读者书写兴趣和达到书写效果,即有练习书法之用,也能品读传统经典文化,减是聚读、写、悟于一体的养心练字本。
《董其昌书墨禅轩说》为“馆藏国宝墨迹”系列之一,“以画册质量印碑帖”,装帧别致,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董其昌书墨禅轩说》所收《墨禅轩说》又名《墨禅轩说寄吴周生》,此文为董其昌自书,历叙所见古人名迹,收编于董氏《容台集》,为其书论。
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人才众多,可谓群星灿烂,苏轼就是其中最璀殩的一颗。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还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领先的高度。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包罗万象,作品数量大,体裁多。随意挥洒,笔墨酣畅;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确如他自己所说,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论诗,他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成功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反映人民疾苦,抒发个人感慨,还是描写自然景物,大都想象丰富,气势奔放,变化无穷,流畅自然,并隐含微妙精深的生活哲理,在我国诗坛上影响很大。论词,他是一代宗师,词到了东坡手里,完全洗掉了以前士大夫华贵享乐生活的陈腐习气,摆脱了无病呻吟的旧调,开拓了词的境界,是豪放派的,所以有词到东坡如
趙孟頫在《蘭亭十二.一跋》中說:;日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古人由于交通、通信、印刷等的相對落後,一件書法佳構能真正睹其真容,置諸案頭供臨習的機會并不是人人都有。至如《淳化閣帖》那樣的彙刻帖,也多是『分賜大臣』,到元代趟孟頫時,已是一套難求了。趙孟頫之言,已足見欲得佳碑帖敷行之不易。 現代印刷技術空前發達,其印製法帖逼真之程度,遠過古人雙鈎填墨及彙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與縮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現書作的精神風采。這是極方便于書法的學習的。鑒于此,我們選编了一套放大本法帖。首輯、第二輯中包括《大盂鼎銘文》、《散氏盤銘文》、《毛公鼎銘文》、《虢季子白盤銘文》、《張玄墓志》、《崔敬邕墓志》、《張芝冠軍等五帖》、《鍾繇薦季直表》、全旦示表》、《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