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字帖精选唐宋时期名家的诗词和文章,文章有记、跋、赋、文、论、传等。或全篇或节选。形式分为减黑描临、注释。字体书写由著名硬笔书法家田英章、田雪松执行,字体清秀俊美,符合读者书写需求,能*限度提升读者书写兴趣和达到书写效果,即有练习书法之用,也能品读传统经典文化,减是聚读、写、悟于一体的养心练字本。
仙居人翁森,是位乡野奇人,因不愿出仕,隐居于山中当了个教书先生,创办了安洲书院,他把读书的乐趣发挥到极致。在翁森看来,四时读书,风景不一,而心境恒一。他的《四时读书乐》中说,春夏秋冬都有读书乐趣,春风拂面之时,鸟鸣枝头,花落水面,绿满窗头,此时读书,兴味无穷;夏日赤日炎炎,新竹压檐,晨曦初露,昼长夜短,读书正好,夜深人静时剪去烛花,流萤入室,北窗下卧读,不亦乐乎?落叶满地的清秋,蟋蟀清唱,万籁皆寂,明月高悬,满目霜天,读书的味道更佳。木落水尽的冬天,雪压草屋,室外数点梅花凌寒独自开,室内一炉一火一茶暖融融,这时读书别有一番情趣。
《历代书法论文选》内容简介:我国的书法艺术,起源极早,自秦、汉以后,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嗣后研究书法的文章也渐有问世,或总结书写经验,或著录书家名作,或探讨用笔技巧,或考证碑帖迁流,后世称为(书学)。整理、研究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搜集整理了历代著名书法论文六十九家九十五篇,汇成一帙,按作者生卒年代的前后次序编排,从汉赵壹开始到清康有为止,以易于读者了解我同书学的发展过程。
一、本書的编排順序,考慮到古文字的因素,按照《中華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參照《中華大字典》的编排順序编排。 二、本書全部文字采用繁體字,故如首文“范”是姓氏之“范”,非模範的“範”字的簡化字,首文“范”、 “範”分列。 三、古人碑帖中的异體字,本書原則上收錄在正體字的首文下,如“游”、“遊”,本書收錄在“游”字首文下。 四、 “己”、 “已”、 “巳三二字字形基本相同,而文義不同,古人書寫時又往往一筆帶過,本書按直觀法分别收錄在“己”、 “已”、 “巳”的首文下。 五、在字義上有區别,然古人在書寫應用中又經常混用的字,如“藉”與“籍”、“間”與“閑”等字,本書亦按直觀法歸類编排。 六、部首“守”, 《中華大字典》作“水”部,筆畫記為四畫,本書照顧到現代人數畫够通常習慣,故
本书主要收录了陈寅恪先生抗战前任教清华时期的一批手迹。其中包括陈氏手稿一册,手录资料九册、散页三片,批注本一册(选页),史语所集刊抽印本一份两页。并附录陈先生暨亲属用印十六方,家藏字画各一件等。内容涉及多种外族文字,是陈寅恪先生手稿的首次结集出版,对国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王羲之书法全集》内容包括有冯承素摹本、虞世南摹本、褚遂良临本、快雪时晴帖、何如帖、奉橘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等。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本套字帖精选唐宋时期名家的诗词和文章,文章有记、跋、赋、文、论、传等,或全篇或节选。文章部分如苏轼的《赤壁赋》《喜雨亭记》《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朋党论》《秋声赋》《卖油翁》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等;曾巩的《醒心亭记》《寄欧阳舍人书》等;韩愈的《师说》《杂说》《获麟解》《祭十二郎文》等;刘禹锡的《陋室铭》《华佗论》《望赋》《子刘子自传》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石渠记》《捕蛇者说》《黔之驴》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闲情赋》《归去来兮辞》等;王安石的《伤仲永》《游褒禅山记》《伯夷》等。诗词部分有《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渔家傲 秋思》《乌衣巷》《早梅》《溪居》《归园田居》《桂枝香 金陵怀古》《念奴娇 赤壁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 境界,因为草书 打破方块字形体的制约,以草法的点画、符号、连属和变化万千的笔墨技法,尽情地通过草书物化形态表达创作者的心灵情感。世间无物非草书,这是其他篆、隶、楷、行诸书体所不具备的特性。在中国书法 ,怀素与张旭齐名,并称“颠张狂素”,两人把中国草书推向了历史性 峰。有唐1200多年以来,鲜有与之比肩者。怀素书法表情达性、技艺超 。一是其大草纵放奔逸,小草疏练淡远。二是其传世作品较多,如《自叙帖》《圣母帖》《草书千字文》《律公帖》《苦笋帖》《论书帖》《食鱼帖》等,都可以称为书中 品。《怀素书法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在书中提出《自叙帖》为真迹的观点,分析了《自叙帖》 纸前六行与后十四纸为两人分别书写,且 纸补写时有遗字,这大概是历 未曾有人提出的
颜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邾国,是小邾子的苗裔。按照古史记载的传说,黄帝轩辕氏生子昌意,昌意生颛顼帝,颛顼帝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其中一个在邾地建国。到春秋时期,邾武公是鲁国的附庸。武公名叫仪甫。字颜公,所以《春秋公羊传》称之为『颜公』。颜公有功于齐国,齐威公封其子友于郳,为小邾子,子孙遂以邾武公的字为姓氏。因为是鲁国的庸,所以颜氏代代事鲁,为鲁国的卿大夫。《史记》所载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其中颜氏子弟占了八位,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幸字子柳,颜高字子娇,颜祖字襄,颜哙字子声,颜之仆字叔并,颜何字冉。可见颜氏从春秋晚期时起就成为儒学之家,并得到孔子的亲自传授。颜真卿的十六代祖颜盛,字鲁国,为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居于琅玡临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论与行事的著作,是孔子思想*直接与*集中的反映,也是孔子创立的儒家的主要思想源头。所以,要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必先了解和阅读《论语》。 《论语》约成书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早在汉代初期,随着儒家被尊崇为官方的主流思潮,《论语》也就成为学者的书,被列为儒家的 五经 之一。其后二千余年,儒家经典不断增扩,有所谓 七经 、 九经 、 十经 、 十三经 之称,而《论语》始终是其中*为重要的一部,被视为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宝典。自古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就形象地表明了《论语》的重要意义。 《论语》共分二十篇,所记虽为片言只语,但真实反映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理念、伦理观念、教育思想等等,内容极为丰富。孔子所处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