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印鉴赏手册【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苏刚 编著 /2012-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中国印,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种文学、绘画、书法、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在古人的心目中,小小的印章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象征权位,代表个人的诚信,还能寓意吉祥,抒发文人墨客的志趣与情怀,也可以是友人之间的高雅礼品。中国印集印石之美、雕刻之美、文学之美、字法之美、章法之美于一身,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艺术宝库的艺术珍品。《中国印鉴赏手册》从中国印史、印石、名印鉴赏和印石的收藏与鉴别这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印的鉴赏常识。同时,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印,更精准地进行鉴赏、投资与收藏。

    • ¥25.98 ¥229.96 折扣:1.1折
    • 中国红·中国印【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胡杨 编著 /2012-01-01/ 黄山书社
    • 中国的印章不仅是一种凭信工具,更是一种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中国的印文化古老而又独具魅力。一枚小小的印章,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优雅而沉静地走过了数千年的漫漫长路。本书展现了中国印的艺术魅力,更展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 ¥38.79 ¥365.58 折扣:1.1折
    • ⑥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浙江古籍出版社 编 /2007-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在浙派印人中,继西泠四家而起的,有陈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世称“西泠后四家”。其中陈豫锺与陈鸿寿二人齐名,世称“二陈”,陈豫锺篆刻风格秀丽工致,陈鸿寿刀法爽利,从恣英迈。赵之琛治印务求精美,以巧取胜,浙派的章法、刀法到他这里基本已定型。赵之琛后期部分应酬之作一无变化而流于刻板僵化,故后人多有微词,而钱松却是浙派的后起之秀,其作品风格与前七家有明显不同,赵之琛曾评其曰:“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浙派在乾隆、喜庆、道光、咸丰时期,称雄于印坛足足有一百多年,此为其盛世之时,时印人多追求其风格,是当时其它印学流派所不及的。本书以西泠后四家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的作品为主,参以同时期的部分印人的作品,选用能代表每位作者风格的作品,按原大影印,并附边款释文,全面

    • ¥26 ¥230 折扣:1.1折
    • 书谱放大精选【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徐方震 编 /2005-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历代碑帖放大系列”以初学书法基础学习常用碑帖为蓝本,精选其中典型字例,按笔画、部首、结体或同字异形等归类整理,并辅以字例放大、碑版翻转等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广大书法学习者、书法教师的字帖或教学参考。此册是根据唐代书家李邕《麓山寺碑》选编而成。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唐武则天垂拱年间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书谱》是一部书文兼备的书法理论著作,其中书理见解极为精辟,书法精妙绝伦,是孙过庭的代表佳作。唐张怀瓘称《书谱》“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隽拔刚新,尚异好奇”。清刘熙载也曾评价道:“《书谱》用笔破而俞完,结体潇洒,但都合乎法规,十分专精娴熟,故凡欲学草书,《书谱》是临池范本之一。”

    • ¥39.09 ¥366.18 折扣:1.1折
    • 论语印谱【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善翁 编 /2015-08-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论语》乃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经典,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印谱》以篆刻的艺术形式将《论语》二十篇中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经典语录精心制作成一百三十四方作品并编撰成集,在传承儒家经典的同时,又让人淋漓酣畅地欣赏了篆刻这种艺术形式的古典之美,可谓是相得益彰。

    • ¥39.33 ¥366.66 折扣:1.1折
    • 新编篆刻五十讲 王义晔 编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王义晔 编著 /2007-03-01/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 篆刻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统艺术,其实篆刻艺术的载体——印章,其最初是作为实用品而存在的,最早使用印章的人可能是做陶器的工匠,他们做好泥坯后习惯性地在上面做个记号。后来,人们之间出于联系的方便,派人互传信函,那个时候的信函是写在竹木筒上的,用绳子连缀起来,写好后卷起承相成一批,为了防止在送信的途中被人私拆偷看,拿一块湿泥放绳结上,然手用一个印按在上面,留下一个印记,这样如果印记被破坏,就表示看信函的内容可能被泄漏了,这个印记叫做封泥。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向广大篆刻爱好者介绍了一系列篆刻入门知识,让读者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常识,提供了新手入门所必需的文字、材料、工具、技法等知识,以历史的脉络去了解各个朝代的印章风格,把明清的篆刻名家一一介绍给读者,并探索他

    • ¥4 ¥23 折扣:1.7折
    • 反字肖形印—实用篆刻印谱【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穆奎信 编著 /2003-01-01/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华夏文字,春秋晚期,使用玺印按压封泥、封蜡的封缄文书,以为持信凭证。代表官员身份的官印和代有私人凭证的私印,以及吉语印、图形印等类型的均有严格的规定,都起着实用的作用,这样就逐渐产生了印章的流行和运用。随着我国造纸技术产生与普及文人逐渐将印章引进书画、并且注人更多的艺术因素,使印在宋元时期形成格外有生气的艺术效果。从旧的模式走向新的模式,把印章表达得更完善,更富有时代气息,并能把甚大的“物象”,以高度概括的手法,缩减到方寸之间。反映出“物象”的特征,取得得古朴、简洁、传神的画面。使人赞叹不已。有着悠久历史的图形印,它的发展、演变与艺术再创造的规律,起着艺术催化、推进的作用,即使这样还有不少空白点,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让

    • ¥39.64 ¥367.28 折扣:1.1折
    • ③唐宋官印?元押【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05-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隋唐以來,印章藝術發展相對遲緩,是中國印章發展的衰微時期。在中國歷史上,隋唐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極為發達,然而這一時期的印章,在經歷了秦漠時期的高度發展和魏晋南北朝的衰落之後,并未出現再次復興的局面。隋唐官印尺寸明顯增大,且改用朱文,開始用印色直接鈐蓋于紙上,由于官印尺寸擴大,隋唐官印漸失漢篆風貌,為求章法上的匀稱整齊,往往釆用屈曲盤繞的方法以鋪滿印面,篆法拙樸,另有風格。到宋代印文盤曲現象顯著增加,多用五六叠,印文筆畫牽連交織,講究匀稱。這一格式,廷用到兀、明、清,叠數增加,愈顯呆板,没有多大的藝術意趣。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時期私印有了很大發展,是文人印的萌芽與發端。花押印在元代得到大規模運用,世稱三兀押』。元押形式多樣,多為篆刻家所效仿。本書收錄自隋唐至清代的官印(公些八世

    • ¥39.76 ¥367.52 折扣:1.1折
    • 印学合璧【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沈宽 编著 /2013-07-01/ 文汇出版社
    • 《印学合璧》由印诗、印文和印艺等组成,各篇或诗或论、或品题或提示,为学诗、学文、学艺或好收藏者提供一种别开生面的视野,是了解近现代印学艺术发展轨迹的专著,也是篆刻艺术教育、收藏鉴赏及其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印学合璧》分“印诗绝伦”、“印文学识”和“印艺赏读”三个方面,内容包括“论印额珠百绝”、“印学经典举要”、“印文根柢探究”、“印坛见闻异录”、“名家题印存真”、“子厚治印留痕”六个部分,是作者三十多年来深入印学源流研究的总结。

    • ¥39.78 ¥367.56 折扣:1.1折
    • 邓石如【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欧键汶 主编,陈永静 编著 /2012-05-01/ 福建美术出版社
    • 《邓石如/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陈永静。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变史,也是一部审美演变史,更是一部技艺演变史。它在方寸之间藏纳世问万象,是我们窥见古人心性与智慧的一粒芥子、一颗沙粒、一滴水珠。先人对于美的认识、对干美的体验以及对于美的表达,都蕴藏其中。我们需要找到合适钥匙,去打开心灵之锁。篆刻是“技艺”的篆刻。从陶拍一路走来,印章技艺的发展就是一场动人的接力赛。由最原初的先民随心刻画,无法之法;到纳入“百工”而成为传承有序的家族技艺,铸凿琢磨都传承有序,代代绵延;后又经由文人介入,结合其自身审美趣味,而将对这种技艺的体验演化出镌刻印章的技法,冲切披削以至于敲击摩擦无所不用其极,篆刻技艺越来越直接得与篆刻风格自觉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篆刻由单纯的技艺传承转入了风格的流变与创造

    • ¥39.98 ¥367.96 折扣:1.1折
    • 硬笔书法欣赏与创作一本通【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放鸣 著 /2014-11-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硬笔书法欣赏与创作一本通》介绍了,硬笔书法是以硬笔书写工具(广义讲包括钢笔、铅笔、圆珠笔、签字笔、竹笔、泡沫笔等所有单管出墨的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在艺术性上虽不如毛笔书法那样具备万毫齐发、墨韵皆善的特性,但硬笔书写简便、线条洁净、文面隽秀,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表现书写者的个性和情趣.还是游刃有余的。

    • ¥40.15 ¥368.3 折扣:1.1折
    • 林皋【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沈浩 编选 /2017-03-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林皋生平资料不详,生于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仍在世。林皋宇鹤田,一字鹤颠、更字學学恬、号鹤道人。祖籍福建莆田,寓居常熟、深受虞山遗民印人沈世和的影響、及取法汪关、上溯秦汉、博综宋元、乃独树一帜。十六歲时持作品拜訪虞山印学前辈钱陆陸灿、钱氏一见即大为激赏,以为“晚年印人中靠前友也一”。林皋篆印端正平和、汲取古玺、汉印之浑朴自然、疏密相生、简繁相参之格局、刀法遒劲、线条圆润、出道时风格即已固定,数十年间孜孜不倦,时人推为“當今獨步”。其印作揖有《宝砚斋印谱》《林鹤田印谱》《林鹤田印书》《林鹤田印存》《林鹤田印稿》等。

    • ¥41.01 ¥370.02 折扣:1.1折
    • 中国篆刻聚珍:战国玺【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刘江 主编,曹锦炎,祝遂之 副主编 /2016-06-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丛书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及印学文献为基础,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遴选最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个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作品,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精华。丛书分三辑,辑玺印史系列,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第三辑专题印系列,三辑总计约五十卷。每卷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本卷概述,第二部分印蜕及释文,第三部分相关史料文献,其中第二部分编排以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此次批推出玺印史系列七种,后续品种近期推出。

    • ¥41.39 ¥370.78 折扣:1.1折
    • 中国篆刻聚珍第二辑名家印:第十二卷 赵之琛【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沈浩贺维豪编撰 /2017-06-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趙之琛多才多艺,负盛名而无骄然之色、笃信佛教,性情平淡、不将世俗纷扰挂于胸怀。他的篆刻作品数量极多,虽有应酬之作,但也大都不失水平。赵之琛治印态度极为认真、作品数量多而精美俊逸、流传较广、声名远播。他七十二岁去世,而其七十、七十一岁的印作却不在少数,足见他至终老而刀耕不辍的状态和精神。之后,赵之琛的儿子赵懿,学生杨与泰、陈祖望、江尊等也都卓然成家、得亨盛誉、为浙派篆刻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 ¥41.53 ¥371.06 折扣:1.1折
    • 兰亭序印谱【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杨建华 /2010-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杨建华,1963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师从爱新觉罗·沙曼翁、舒文扬两位先生学习书画篆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东吴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外发表和获奖。出版有《杨建华书画集》、《三十六计印谱》、《中国书画百杰明信片——杨建华作品专册》、《京剧戏名印谱》。

    • ¥41.71 ¥371.42 折扣:1.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