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续古印式》成书缘起,据黄锡蕃自述,是因为先有元代吾丘衍《古印式》,久不传,于是发愿以己藏 续 之。两面钤印,下附释文、钮制,旁附考释。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一函一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朱复戡艺术馆馆藏作品选:朱复戡书法篆刻》内容包括有篆书《晋宋二爨合璧》题端、行书跋爨君碑、楷书上海四明公所南厂建置记拓片、楷书上海四明公所北廒建置记拓片、草书致戴季陶信札、酶《秦二世韶版》并行书跋扇面、草害致无逸潋士信札、行害致鄞郭郎信札、草书缩写《戟圆策?齑策四》等。
该书由著名书法篆刻家陈寿荣封面题签、沙曼翁封面篆印;朱复戡、刘江、王北岳、孙龙父、徐慕农诸先贤题扉。全书300多页,收入作者数十年来积存的自刻印蛻700馀方(含部分边款),附录《小篆辨似》篇。展现了作者以汉印为基,溯源古玺,汲取流派印章中性之所近者,融入品性学养,形成浑厚典雅的风貌。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他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西京职官印录》以 《史记》将相名臣表和《汉书》功臣百官公卿表为依据,刻韩信、萧何、张良、陈平等官职印五百多方。每印下有释文。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
郭子美,号石舟,1923年生于江苏兴化市。194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是时我亦在校读书,论年龄,他是我的学长了。1949年起,他定居在浙江绍兴。 子美学长从事艺术半个多世纪。遵循潘天寿校长之旨;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是也。因此在校三年,四全皆涉视其画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虫鱼,造型生动,重视笔墨、气韵。天寿师评其画善于骨法用笔,又能以墨取韵。观其书,重在汉魏,浑朴之气擅长金文劲健厚重诗文之作,虽不多见,偶为抒怀,或题补画幅.皆浅近帖切,生动自然。品其印,入秦出汉,取法颇广,上涉吉金文字,下取清末诸家,冲切碎琢,皆论熔汇,为己所用。在校时已初见功力,课余挂牌治印,收入润资,以充画耗。后独钟缶翁,喜其浑扑大气、古穆苍劲、拙厚沉雄。诸乐三先生赞其印深得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江成之、张耕之、张耕源、余正、林健、唐德明、熊伯齐、童衍方、刘欣耕、陈国斌等人的篆刻。
杭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处处皆景,仅环绕西湖就有『西湖十景』。西湖文化亦誉列『世界文化遗产』。新中国建立以来,杭州在保护历史文物和自然风貌的同时,不仅增加许多新的景点,还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杭州民风淳朴,活力无穷,使这座城市成为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大美之都』。自古以来,历代名家留下了许多赞誉杭州的不朽诗篇及画作,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在重读这些诗篇,欣赏画作时,触景生情,犹若置身其中,思绪万千,遂择其六十首书之并篆印数十方,以赠浙江大学,望我青年学子在攻读学业的同时,更加热爱、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他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具茨山房印稿》成谱于道光五年(1825),乃李有兆辑自刻印而成。除了汉白文、细朱文等常见风格之外,甚至还有当时无人问津、不入时眼的唐宋官印的九迭回文和封泥、元押八思巴文起首章,其印风之广收兼蓄,取法开阔灵活,为他谱所未见。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四香堂摹印》共三册。*、二册摹古印,第三册为百寿吉语印。前两册朱框黑印,后一册黑框朱印,很有特色。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一函三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楚书楚辞(郭强楚文字书法篆刻屈原楚辞)(精)》一书汇集了作者郭强的书法、篆刻作品。2010年,郭强正式启动自己的 楚书楚辞 课题 利用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书写屈原的《离骚》等27篇作品,共计两万余字。 这种书写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对楚辞进行艺术再创造。 另以屈原作品中的名句为内容,刻成40余方印章。利用楚文字来书写楚辞, 一方面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怀念,另一方面想还原屈原用楚文字创作的场景。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二金蝶堂印谱》共分八册,每册十数方,一页钤一印,钤法考究,又定制 石庐拓赏 书口篆文的专用印谱纸页,在传世赵之谦诸谱中属于制作精美、质量上乘。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一函八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他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齐鲁古印攈》共五册,前四册《齐鲁古印攈》,乃高庆龄收集山东出土的古玺印,精选六百余钮而成。后来,其子高鸿裁补160余印,成《续齐鲁古印攈》,是为第五册。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