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六讲》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从斯坦尼体系到美国方法派的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典表演教材。 《演技六讲》是作者基于其在美国实验剧院的上课实录创作而成的,通过一个导演与一个初学表演者对话的形式,介绍了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全书共分六讲,分别阐述专注力、情感记忆、戏剧动作、人物塑造、观察、节奏等基本概念,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可供初学表演艺术者和表演艺术爱好者参考。 这本书帮读者系统地梳理了演技的学习技巧,并且让读者感知优秀的演技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名演员,您可以通过阅读本书给您的演技提升以参考;作为一个影迷,它能让您甄别出优秀的演员和敷衍的演员。对比时下各种综艺节目,这本书能带来的知识,远比骂
《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增订纪念版)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初版于1933年的《演技六讲》以英语写成,以导演和表演初学者的对话形式,从注意力集中、情绪的记忆、戏剧的动作、性格化、观察、节奏六个方面生动活泼地阐述了表演的基本理念,至今再版不断,并被译为西、葡、意、土、波兰等十几种语言。此次中译本在郑君里先生经典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增订,如作者向美国公众阐述斯坦尼体系的23篇演讲,这为其后来提炼“演技六讲”提供了重要语境。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美国实验剧院的重要合作伙伴玛丽亚·乌斯彭斯卡娅的4篇表演课讲义。因此,本书可说是了解现代表演方法从斯坦尼体系发展到方法派的重要依据,更是今天的表演和戏剧学习者的文本。
《什么是动画》从动画本体、中国动画以及动画文化和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进行了相对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其中对动画本体的构成、数字技术与动画的关系等动画本体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对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的得失、中国动画的表演、剪纸动画与水墨动画等传统问题也能从历史开掘翻出新意。对美国动画、欧洲动画、日本动画的部分作品亦能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阐释。首次梳理、辨析了教育动画的理念及其范畴。《什么是动画》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呈现了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的新水准,是我国动画理论、史论研究者和相关学习者之参考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遗产。本书可以作为广播影视、戏剧艺术学生”影视艺术概论”等相关核心课程的基本教材,也可作为学校开设“电影艺术导论”、“电影艺术鉴赏”等公共选修课、通识课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电影爱好者的兴趣阅读书。
本书作者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理论研究室主任、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元美学》(1987)、《佛教与美学》(1989,合著)、《电影美学分析原理》(1992)、《中国电影与意境》(2000年,合著),在学院开设的课程有美学原理、电影美学和电影接受美学等。本书为作者10余年来从事美学及电影美学教学与科研的结晶。本书注重把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成果和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智慧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对于美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深入、透彻而又简明扼要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描述了现代电影美学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格局。全书思路明晰,结构严谨,文字深入浅出,概括凝炼,在诸多问题的阐述上富于创建和开拓性,例证分析尤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