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手册》是中国当下著名的纪录电影研究专家林旭东先生十年以来对纪录电影创作进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两大部分:纪录电影的历史与纪录电影实践,包括纪录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导演与作品、方法与技巧。讲述摄影师如何辛勤劳作,通过真实的现实世界,用电影眼睛,去探索、去激发国民的强烈感情;重点介绍了对纪录电影如何进行导演、如何进行前期制作、如何进行现场操作,以及后期制作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底层叙事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分化过程。在被大影像、大制作电影占据的主流市场之外,对底层人的代言与书写,仍然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争逐。 执着于艺术探索的“底层电影”,通过讲述底层个体梦想幻灭与代际命运轮回的故事,叙述底层民众的道德分化与伦理抉择,凸显底层的伦理困境;主旋律基调下的底层叙事,通过道德叙事、底层成功神话讲述、底层代言者与拯救者设定,传递主流意识形态;消费语境中对“底层”的商业化叙事,促生了底层喜剧电影和底层女性苦情戏的繁荣。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趋于荒诞化与黑色喜剧化,底层作为能指在影片中空洞化,底层题材与中产阶级题材融合日渐明显。 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底层叙事均存在表达困境。尊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对底层生存经验和生命体悟的真切表达,是“底层电影”建构自
当代日本社会的角色市场是日本动漫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漫产业发展到阶段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衍生品市场。在这里,角色作为动漫衍生品,其依托于大众化消费社会环境以及现代商业体系并使得自身价值的生产和交换得以自由实现。角色消费是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发展到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角色通过生产、消费和流通过程中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韩若冰编写的《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在总体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九章。其主要观点: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日本角色消费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其增益环节。二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日本角色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因。三是明确指出角色消费如同其他消费形式一样也存在着异化现象。四是论述了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日本动漫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及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