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代表。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世界以神奇的目光注视着它,迅速广泛地兴起了一股“昆曲热”。随着这股“昆曲热”的发展,昆曲艺术的民族特征、昆曲的美学价值,将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地位,也将被世界戏剧史改写。作为这种“昆曲热”现象之一,各种介绍、论述、研究昆曲的出版物,也像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刘静女士撰写的《幽兰飘香——昆曲之美》一书,就是其中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的一本。全书十余万字,广泛地涉及昆曲历史、昆曲文学、昆曲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并以演员的表演艺术相贯穿,成为这本书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目的上,即它的现实针对性上。
当代北京编辑部用几年的时间,策划、编辑了这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这套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盼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是需要用文字、图片等记录下来的。记录的方式很多,党史、国史、地方志以及纪实文学等等都是。这套史话丛书,则是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戏曲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极为特殊的音乐现象,它自成体系,独立品格,既有严谨的结构方法和表现体制,也有独特的美学原则和基本特征,还有潜在的理论素质和审美价值。 戏曲拥有三百多个剧种,但溯源、辨声、归类也只有三四种,音乐体制也只有两种,所以在编选过程中只能着眼于同一声腔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唱段。 本书集中介绍了秦腔、川剧、吕剧、河北梆子等八十多个剧种中的唱段。另外,为了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现代作曲技法,在戏曲音乐创作中的成功运用,特别选进了现代戏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本书在剧种的编排上,以字数为序,方便了读者查找剧种和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