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曲装扮艺术》系上海市*(2006)科研项目,是我长期研究课题《中国戏曲的装扮艺术》系列之一,也是继《中国京剧衣箱》、《中国戏曲衣箱角色穿戴》(京剧)出版后,又一本介绍中国昆曲传统重要剧目折子戏的装扮艺术专业工具书。作为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中专院校容装、表演专业的教科书,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与操作性,对演员、戏曲工作者,乃至服饰研究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是资深粤剧编导蔡孝本老师,凭借在粤剧行内从业多年的亲身体验,对戏人在演出生活中形成的行话俚语,进行的总结和整理。这些生动的语言,记录了粤剧行业独特的生存状态,更以小见大,从片言只语间展现了粤剧生存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其变迁更迭。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收录了大量当下已甚少使用的粤语口语,对研究粤方言的流变,有的参考价值。 《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包括5部分的内容: 1.戏班背语:只凭借文字,或语言表达,行外之人完全无法了解清楚其真实含义的语言。它一般只在戏行内作交流使用。 2.舞台术语:有关粤剧舞台艺术的词语。 3.戏行行话:粤剧戏行内通用的话语,包括戏谚、行规、教条等。 4.戏行俗语:原是戏班中的流行语言,后来大多流传到社会,成为广府民间俗语。
一般认为:中国戏剧的精华在于经有教养的文人之手创作,由宫廷、妓院俳优表演的雅曲;而由农民、市井艺人表演的农村戏剧则被认为没有文学价值,被称为“地方戏”而受到轻视,在戏曲史上只不过一笔带过而已。本书认为:农村戏剧的本质就是与农村祭祀礼仪相结合并作为其中一部分而上演的戏剧,即“祭祀戏剧”。本书尽可能地把实地调查的新资料与既有文献相结合,尝试突破传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从祭祀戏剧的角度对中国戏剧史进行重构。
《中国戏曲唱腔曲谱选:昆曲卷》是一本有关戏剧唱腔的昆曲谱选集。汇集了北曲、南曲、时曲、同场曲、打末曲、吹打曲牌的经典曲谱汇集成册,并将曲谱与唱词,唱词和腔调相互结合。非常具有研究和实用价值。是戏曲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本书是关于蒲州梆子的大型资料性书籍,全书收集了各类剧种条目1500条,图片近1000张,字数多达154万,分为综述、图标、志略、人物、附录五大部分,书中记载了蒲州梆子的产生、演变、流布、发展和现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