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第2版)》中摘录几段有关“实践”和“实践的”的界定性表述,作为理解《关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第2版)》核心思想的一种提示: 实践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为以下3方面的发展所做的行动反思和批判的反思行动:(1)促使个人和社会的兴盛和幸福;(2)对他人的伦理关怀;(3)促进人们及其日常生活的积极转化。
本教材办求按照系统性、规范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来编定,练习同部分的训练技涌包括基本技法练习、常规技涌练习和综合技涌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规范演奏技能,树立“左右全能”的新概念,为更好、更准确地表达音乐内涵打下良好基础、作好充分准备。本教材也可以和我编写并同时出版的《扬琴演奏曲集》配合使用。
蔡敬民编著的《春光——蔡敬民笛艺集粹》一书将笛曲与演奏等方面的理论巧妙融合于一体,有文字、乐谱、音响,使读者在翻查此书时可以有立体的阅读感受。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我的笛子与新竹笛艺术四论”,涵盖了蔡敬敏教授演奏、创作、教学、科研(新竹笛)四个方面的经验总结。
伦纳德·伯恩斯坦享有“桂冠指挥家”的美誉,他对于人类艺术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作曲、演奏、指挥领域,他曾通过一系列电视节目将古典乐普及于大众,影响深远。1973年,伯恩斯坦登上哈佛诺顿讲坛,天才的智识与表达力碰撞出六讲启示录般的珍贵课堂,洞见深刻,借由电视媒介的传播力,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后结集出版,流传至今成为经典,让一代又一代人从中受益。 这是六堂精彩的音乐大师课,也是剑走偏峰的音乐启发课——“身为音乐家,我感到要找到一种谈论音乐的方法,可以与有智识的非专业音乐爱好者进行交流。”伯恩斯坦秉持跨学科精神,六讲横纵交织,从语法学角度对音乐语言进行解析,也将音乐置于美学层面与诗歌进行比对,广泛选用各类音乐材料,从“音乐最小构成单位”探讨到“调性之争”。这位古典乐大师暗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普
这套教程与克拉克编选的另一套《钢琴文献》当今在美国颇为流行。本套系练习曲部分。 过去我国出版的许多钢琴技术练习,如拜厄、车尔尼、布格缪勒、克拉莫等人的练习曲,都是一百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其技术训练内容已不够用。本教程编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内容兼顾弹奏古典与近现代乐曲的技巧,不少练习和声、节奏以曲调颇具时代特色。十个手指与左、右手都有相同的练习机会。每首练习均有标题,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编排合理,循序渐进。 全套共分六册,由初级开始,至中级程度,它的出版定能受到钢琴师生的欢迎。
箜篌作为古老的拨弦乐器,经历了“失”而复“得”的历史过程,带着古风遗韵,融入现代民族音乐的洪流中,凝聚了现代人对箜篌的文化追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教程以双排弦踏板式全转调箜篌演奏技法为基本框架,同时也涉及到便携式小箜篌的演奏姿势及技法。为箜篌演奏专业学生及爱好者提供学习的途径,也为箜篌的普及推广发挥积极作用。本教程的章节安排充分考虑到循序渐进,尽可能针对每个技术环节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并附谱例及练习曲,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演奏技法,并通过各项技术训练,提高箜篌演奏的综合能力。本教程还精选了一些箜篌演奏作品,其中一部分是专为箜篌创作的作品,也有一部分移植的经典作品,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借用了竖琴的练习和演奏曲目,目的是*限度地发挥箜篌丰富的演奏技法及表现力,展示双排弦踏
随着各类艺术教育的普及,长笛的学习者也与日俱增。这本由Taffanel和Gaubert所写的《长笛每日练习》是所有长笛演奏者不可缺少的教材。它主要针对演奏技术以及掌握乐器的能力起到一个全面训练的作用。本书训练内容包括音阶、音程、半音音阶、琶音和颤音等,适宜各种程度者的学习。 这本书是长笛领域里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学习者应每日坚持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书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和方法论》是作者1990年至2004年间撰写和编译的论文和文章,洋洋530余页约45万字的著述不仅是他本人涉足音乐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同时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在国际和的实时体现和反映。也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它是“一本系统阐述这一学科方法论的专著,填补该领域的空白”的成果。该著作在成果汇集编排中所呈现的学科“系统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