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732个和弦以及156个音阶,涵盖了音乐中用到的绝大部分和弦及音阶。作者采用 六维和弦表 和 四维音阶表 ,全面呈现了每一个和弦的标记符号、名称、五线谱、音名、大调级数、键盘位置以及每一种音阶的名称、五线谱、大调级数、键盘位置。这本工具书能够让你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和弦或音阶。
本书区别于传统乐理教程,的亮点在于利用独创的思维导图模式,将看似杂乱的知识点连成线,并将线与线之间组成网,形成了网状的知识体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更快速地记忆。200 知识点,30 思维导图,构建网状思维,附赠大幅乐理体系思维导图,正所谓 一图胜千言 。
本书系 凤凰 留声机 丛书之一,以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为品鉴对象。贝多芬是西方音乐的巨人,被后人尊为 乐圣 。他的音乐伟大、雄浑,展现了自强不息、无坚不摧的生命意志。他革新并极大地拓展了多种音乐形式,使之容纳更广博的时代内容和更深刻的人类情感。他的九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是后人难以逾越的崇山巨川。本书精选英国《留声机》杂志近十多年来十数篇精彩的贝多芬音乐的深度评论。当今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音乐遗产、贝多芬音乐的历史纬度和当代意义、贝多芬音乐标记的一些历史谜团,各抒己见。贝多芬的音乐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本书为作者有关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文章的结集,分为三辑:钢琴篇、弦乐篇、指挥篇。书中谈及的音乐家包括里赫特、巴雷尔、伊古姆诺夫、霍夫曼、梅纽因、富尼埃、马塔契奇、门格尔贝格等,遍及俄罗斯、波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荷兰等音乐家群体或流派,其中不乏国内鲜有推介的名家。作者结合音乐家生平介绍其风格特色、重要作品,以及其在相关音乐流派传承中的地位作用,着重评析比较诸唱片版本,为爱乐人士提供了一份丰赡的音乐指南。
《爵士乐 美国的古典音乐 现代爵士/新视听·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丛书》是已经出版的《爵士乐——美国古典音乐:古典爵士》的后续书籍,原本计划是讲述从二战开始一直到今天的爵士乐演变历史。怎奈篇幅有限,只写到1959年便不得不收笔。 纵观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真正加入了电声之后,有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变化,有更多值得探讨的话题。比如,后Bop时代的爵士乐背景是怎样的?Bill Evans为现代钢琴爵士乐带来了什么?60年代与70年代的爵士乐都有怎样的变革?80年代开始到今天,爵士乐还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音乐吗?爵士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爵士乐与古典音乐的相互影响有哪些?爵士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是怎样的?所有的这些课题,只好在今后的书中再详细同读者分享了。 我时常觉得,写书与演奏钢琴多少有些相似
本书包括引子、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上篇为《如何在音乐的世界中漫步》,中篇为《拥抱音乐的色彩》,下篇为《与音乐的撞击》。全书采用漫谈写作的方式,为读者阐述了音乐的概念以及在音乐鉴赏中所需的一些知识,并精选经典音乐作品,极具亲和力、润物细无声地带领读者漫步音乐世界,揭露了音乐所要表达的各种情感与思想,并不断地为读者创造与音乐和自我心灵的邂逅、相拥、碰撞的契机,点燃读者心中那生命的火焰。书中每部分讲解都对应地精选一些经典音乐作品来解析,帮助读者从多种角度来更深地理解音乐作的内涵,品味音乐之美,从而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本书是一本有关流行演唱风格类的书籍,讲述了一些与传统的声音训练相辅相成的有效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训练出灵活的、独特的声音。书中结合当今在全球范围内这一学科教育的*新发展,涵盖了流行演唱的方法训练。书中列出了几乎所有的流行演唱的技术元素,目的是帮助歌手们去发现自己独*的表现风格,激发他们更多的乐趣和创*力,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相关信息。书中大量引用了世界著名歌手们的很有特点的声音的具体例子,使得全书成为一个*大的数据库,其中也包含了音质和风格互补元素等内容。希望这本书能激励热爱流行音乐的人们去倾听、去尝试、去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人们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力及表现力。
《实用乐理(修订版)》用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地阐明乐理基础知识;以图表、谱例分析,形象生动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全书分十二章,包括《乐理》全部内容。每章含《内容提要》《本章小结》和《习题与解题指导》三部分。力求线条清晰、系统完整。为突出实用性,本书在附录中还特别选编了《综合练习二十套》(根据部分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试题和业余音乐考级的乐理试题选编)、《实用和弦标记一览表》、《实用调式和弦一览表》以及《五线谱、简谱各大调音阶与键盘位置对照》等内容,力求以直观实用的图表、丰富的题型、题量,引导读者掌握分析与理解、理论与应用、解题和做题的方法。
本书是一部解读2022年新版音乐课程标准的作品。全书围绕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凸显的新内容,以课堂讲义的形式介绍新课标,前八节课引入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要素,后两节课侧重案例讲解和教学设计。本书作者曹景谐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教育硕士专业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海基础教育音乐学科教师培训专家。她长期从事音乐课程标准相关研究,自2014年起,她还在学院开设了 音乐、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在她看来,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相较于2001年版和2011年版,有了较大的变化。2024年是新课标全面落实的第一年,因此有必要对新版音乐课程标准展开导读,帮助音乐师范生了解课程标准,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和声是音乐创作和研究的重要环节,但流行音乐由于其发展流变更迭频仍、音响文本转瞬即逝等特点,不易进行理论上的把握,所以市面上较少这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是蛰伏多年后提交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不光涵盖当今百余首热门金曲的实例分析, 还涉及blues 、jazz、rock等音乐风格典型手法和基本模式的总结,特别补充大量中国作品与之相观照,可以说这是一次欧美流行音乐理论体系本土化的研究实践。上、下两册,深入浅出、循序渐渐地耙梳流行音乐和声的理论脉络,读解其和声语言的特殊规律,既可作高等音乐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之用,也可作专业音乐人士创作、编曲、分析的实战手册,还可作社会各界音乐爱好者欣赏入门的普及读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其中艺术就是这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历史里极其重要的宝藏。本书作为古典艺术入门书系之一种,专门选择音乐这一听觉艺术加以介绍。作者总计介绍、分析了110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另附介绍、分析7首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用于与中国古典音乐做比较。本书不是按照时代顺序来叙述作品,而是按照乐器分类。同时尽可能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易而难,循序渐进,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轻松地接受古典音乐,把握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精华。 除本书外,古典艺术入门书系另有《西方古典绘画入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西方古典建筑与雕塑入门》《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入门》等四种已出版。
《学前视唱练习曲》一书共有八章练习内容。分别为:视唱基础的练习;二度音程的练习;三度音程的练习;四度音程的练习;五度音程的练习;六度音程的练习;七度音程的练习;八度音程的练习。《学前视唱练习曲》内容的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章为了方便刚入学,且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笔者选用了比较好张口视唱的中音区,并且只在较窄的五个音高中进行练习。而后,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步增进视唱难度,视唱的音区和节奏的难度也是逐步提升的。通过这种渐进的方法,来稳固地达到提高学生完全的视唱能力之目的。
1917年,63岁的雅纳切克遇到了自己的音乐缪斯,卡米拉·斯托斯洛娃,来自波希米亚的一位年轻犹太女人,自此开启了一段延续至生命终点的非凡爱情故事。这段爱情促生了雅纳切克晚期创作的累累硕果,也促生了数百封动人的情书。这些私信所承载的,不仅是他对自己亲密的灵魂伴侣的私语,也是独属于这位音乐家诗性心灵的文学作品,更是他那些神秘音符背后的无限意义。本书收录了雅纳切克私信的精华,还原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呈现出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真实面貌,诠释了他那些重要音乐作品的缘起与内涵,特别是那首举世闻名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
本书基于欧洲18、19世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审美观点,结合心理学学科,并从音乐听赏的角度,对音高、力度、缓急、曲调、节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审美意义进行了简明扼要、富有洞察力的论述。同时为说明标题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区别,特别讲述了 联想 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创作和听赏中的作用与影响。著者在诸多音乐美学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仍对我们富有启发意义。著者胡戈。里曼是德国近代著名音乐理论家,一生著述宏富,涉及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辞书和音乐美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本书自初版以来,不断再版, 且有英、日等多种译本。本书对于我国从事西欧音乐和音乐美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