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像传教一样,刘岠渭四处举行讲座,向民众介绍古典音乐的美妙动人之处”,媒体如此记录。这本书,正是从作者两千多场精彩讲座淬炼而出的。作者以”西方音乐史的足迹”“音乐家的故事”“通往古典音乐之门”三大部分讲述了音乐史的发展、音乐大师的艺术特点、个人传奇以及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和方法。“音乐的一切内涵都在声音中,抛开心里的恐惧与偏见的阻碍,直接关照音乐的美感”,开篇,作者就提出了“听音乐”的核心观点:“在语言停住的地方,开始了音乐”,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并不一定熟悉作品的背景,掌握基本的乐理,但是,“听音乐没有所谓‘懂’与‘不懂’的问题,应该在意的是心灵够不够沉静,专注力够不够让音乐将你纳入,成为它的一部分,这些才是一个真正的爱乐者所要努力去追求的”。好的
成公亮先生不仅是古琴演奏大家,更是音乐学者。本书是根据他在天津音乐学院讲课的录音整理。他以在文论中所表达的音乐理念为核心,针对具体曲目,围绕琴曲音乐分析,详细讲解技法动作的要领,进行技法与音乐上全面的指导。更加重要的一点在于,成先生的教学,虽是讲解具体的琴曲,却是建立在整个中国音乐体系的基础上。他认为,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门类,中国音乐的诸多特点、特征,古琴音乐都有,这个系统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古琴有它自身一定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要在强调它的某些特点的时候,忽略掉古琴音乐的基本规律。由于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深厚修养,成先生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与艺术语言,内容讲古琴,而其思考并不局限于古琴,追求的是用“中国的、我们自己的母语的语法来解释我们的音乐”。成先生对于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