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配器教程,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重点教材。
《成人钢琴弹奏技法基础教程》一书,以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弹奏技法和成人钢琴教学规律为依据,以网络教学为平台,结合作者30多年教学的经验,力求做到:知识结构严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音乐理论和弹奏技法。在选曲上既注重传统经典,又兼顾流行时尚,尽量选用旋律优美,好听、好记,耳熟能详的乐曲与练习。
手风琴是维也纳人达米安在1829年,借鉴我国古代吹奏乐器笙的发音原理而发明的一种簧类乐器。一百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而成为音色优美、结构精良、表现力丰富的和声乐器。现在常见的手风琴有两种:一种是键盘式(钢琴式);另一种是键钮式(巴扬式)。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键盘式的手风琴。本书着重介绍了手风琴即兴伴奏的方法,相信广大手风琴爱好者会感兴趣。
《给青年诗人的信》收录了诗人里尔克在1903-1908年间写给素昧平生的青年诗人卡卜斯的十封信。在这些信件中, 里尔克阐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体会, 更以诗人的独特视角解答了青年人关于寂寞、爱、恨、人生诸多可能的种种问题, 提供了精神指导的灯塔性角色。
肖坚胜编写的《从零开始口琴入门新编教程》是一本简单易学的口琴入门教程,即使是零基础也能一学就会。其特点是边玩边学,寓教于乐。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认识口琴大家族,学习口琴演奏法以及应用口琴演奏曲。
《给青年诗人的信》收录了诗人里尔克在1903-1908年间写给素昧平生的青年诗人卡卜斯的十封信。在这些信件中, 里尔克阐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体会, 更以诗人的独特视角解答了青年人关于寂寞、爱、恨、人生诸多可能的种种问题, 提供了精神指导的灯塔性角色。
1731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将其已完成的六首帕蒂塔(Partitas)统归于这一标题之下。从1726年开始,他每年推出其中的一首作品。这也是由巴赫自己出版的作品。 作品标题为《楔棰键琴练习曲》(Clavichord Practice)(库瑙Kuhnau,巴赫所任职的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前任乐监,此前也曾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帕蒂塔》),但不要仅将其理解成“为教学时学生练习而所作的作品”,而应从音乐意义上理解为“为钢琴而作的作品”。标题本身已经暗示出作品的特性:它能提供“愉快的消遣”与音乐“华丽风格”的一致。也就是说,与理性、优雅而活跃的德雷斯顿巴罗克建筑和迈斯老瓷器时代文化相应。不像巴赫的音乐那样经常容易被误读,上述文化现象可以被视为与巴赫紧密相关的视觉见证物。对巴赫自己来说,这部作品是为训练学生“初步掌握
1731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将其已完成的六首帕蒂塔(Partitas)统归于这一标题之下。从1726年开始,他每年推出其中的一首作品。这也是由巴赫自己出版的作品。 作品标题为《楔棰键琴练习曲》(Clavichord Practice)(库瑙Kuhnau,巴赫所任职的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前任乐监,此前也曾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帕蒂塔》),但不要仅将其理解成“为教学时学生练习而所作的作品”,而应从音乐意义上理解为“为钢琴而作的作品”。标题本身已经暗示出作品的特性:它能提供“愉快的消遣”与音乐“华丽风格”的一致。也就是说,与理性、优雅而活跃的德雷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