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小提琴教材》现在是我国最为普及的一本小提琴初学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以乐曲为主,音乐性强,每首乐曲中都包含有不同的技巧,但是学生往往缺乏学习这些技巧的相应准备。另外这些乐曲主要是移自钢琴曲,原本不是为初学小提琴者而作。如果在使用和教授这套教材时对这些特殊性没有很好的理解和重视,便会导至儿童们在演奏中不断地重复一些本应该少犯的相同错误。
《中外抒情小提琴名曲精选(2小提琴独奏谱)》主要收录:思乡曲、延水谣、海滨音诗、山歌、庆丰收、舞曲(三)、苗岭的早晨、黎家代表上北京、壮锦献给毛主席、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红军哥哥回来了(陕北音乐风格)、小步舞曲、小夜曲、旋律等22首小提琴独奏曲。
维瓦尔迪于一六七八年生于威尼斯,一七四一年卒于维也纳。童年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后受神职训练,一七零三年被授予神职。这一年他在一个孤儿院任职,该院既是收容所也是学校,由女孩子们组成的乐队极为有名,维瓦尔迪与该院的音乐活动关系密切。一七一三年他开始从事剧院活动,上演自己写的歌剧。一七一八至一七二零年他到曼图亚的黑森-达姆斯塔特公爵府邸任职。后来足迹遍及罗马、维也纳、布拉格等城市,最后在维也纳贫病而死。
相信、极地特快、目前为止、发胶星梦、现在要去飞、洛奇、海德薇主题、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梦中、指环王·魔戒再现、007主题、007系列·皇家赌场、飞越彩虹、绿野仙踪、骑兵进行曲(G)、奇兵、粉红豹、粉红豹、重返爱情、K歌情人、英雄之战、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反击、双重麻烦、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星球大战(主题)、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反击、超人主题曲、超人归来、骑兵进行曲(C)、奇兵、霍格沃茨的礼赞、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等内容。
练小全、魏景文两位老师,从80多位作曲家、小提琴家的作品,选编了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乐曲100首(分六册出版)。全书考级的、比赛的、音乐会的、教学的常用曲目,基本上包括其中,这些作品既有老一代作曲家、小提琴家的,也有新一代青年作曲家、小提琴家的,内容十分丰富,上目前介绍中国小提琴作品最丰富,是日前介绍中国小提琴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一套作品集。该作品集的出版,不仅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同时对中国作品的创作、教学和演出,将会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作品的推广工作,做了一件好事。这套作品集有它显著的特色:其一,“全”它收集了我国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有代表性的作品,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马思聪、桑桐等人的作品,至80年代周龙等人的作品,以及钟信明在2001年创作的提琴浪漫曲《茶山春》,作品集所收乐曲的时间几乎
自小提琴传入中国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努力,现已在小提琴教学、演奏、制做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跻身于世界舞台,逐步形成了中国的特色。但中国小提琴作品、教材至今依然缺乏,未形成体系。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创作中国小提琴作品:编创教材已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就本教材而言笔者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为丰富、完善中国小提琴教材做一个新尝试。其二:为学习者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五声调式音阶;在编排上,全书共分二大部分。部分是以每个调的同宫系统为单位并结合目前小提琴教学新经验的单音音阶练习。第二部分是以三、四度、五、六度、八度为单位的双音音阶练习。其三: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演奏往往在音准上给学习者带来难度,这是由于对五声调式接触较少,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所至。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
《民乐低音提琴考级曲集》编进了大量的中国乐曲和题例,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是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低音提琴演奏员的考级曲集,同时也是准备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低音提琴学生的极好。
1775年10月间,莫扎特在完成了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七周后,又创作了这首协奏曲。尽管两首协奏曲创作的时间如此靠近,但是莫扎特的创作手法却与前大不相同。在这首协奏曲中,独奏小提琴的个性更加突出,乐队则更为单纯,第三协奏曲中的“对话”几乎听不到了。然而莫扎特风格依然,全曲散发出浓郁的法国芬芳。也许是第一乐章主题的缘故,这首协奏曲有时也被称为“军队”协奏曲。第一乐章:D大调,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乐队就以全奏展示出号角般的主题旋律,小提琴独奏出现时再次在高音区奏出这一嘹亮的主题。有趣的是,当乐曲进行到再现部时,却再也没有出现这一主题旋律,这是莫扎特独具匠心之处,它不仅给期待中的听众以惊讶和诧异,也使得音乐的进行更加紧凑。第二乐章:A大调,如歌的行板,旋律优美。随着柔美的旋律的出现,莫扎
编写这套曲集,作者有如下设想:1,以自然手形为少儿学习小提琴的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安排区级的进程。2,将训练左手手形变化、弓形变化、节奏变化、把位练习和学习调性、曲式结构、乐曲风格紧密地结合在联系在一起。3,作者对每首乐曲都附有文字说明,将乐曲间接及演奏要求一一列上。4,加强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启发他们对音乐形象进行联想。5,本套曲集是以调性、把位的变化进程为桥梁,由浅入深的将左手手指按自然手形在指板上排列,主要侧重各种手形来训练左手手指及手腕、手肘在四条弦上横向动手,也就是建立把位观念。小提琴演奏在技术、技巧上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尤其是音准。对音准的训练必须是从小打好基础。音准的训练绝非只在练耳上下功夫,我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而应从“视觉音准”(看得见)、“触觉音准”(摸
斯特拉文斯基(1882.06.17—1971.04.06)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鲍姆,1910年因创作芭蕾舞剧《火鸟》的音乐而一举成名,1914年移居瑞士,1940年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籍。他在音乐中的贡献是指出了一个新的音乐概念,其中涉及不断变化的节奏、节拍上的不平衡、卓绝的独辟蹊径的配器法、以及极不协合的和弦,其对二十世纪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王连三先生是我国的大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王连三教授是中国大提琴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于20世纪50年代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从海外回归的专家学者之一。回归后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大提琴教授,并且参与音乐学院附中的筹建工作。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任职期间,他积极制定大提琴专业教学大纲、编写,并指导学生,为新中国的大提琴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王连三先生作为中国大提琴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成就,而且在编写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王连三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创作了许多中国风格的大提琴作品,为大提琴这件西洋乐器披上了一件“中国外衣”。他的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有中国民族民间特色的大提琴曲,体裁有协奏曲、组曲、重奏曲等;另一部分则是大提琴练习
本书收录了作者改编于上世纪70年代的9首小提琴作品,为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集,这些作品均属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已屡次在各种音乐会上演奏,并已出版多个版本的音像,为听众所喜爱。现本乐谱首次出版,总谱带分谱以及附CD一张,实为一本弥足珍贵的小提琴乐谱集。作品分别有《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鼓与歌》、《恩情》、《恋歌》、《我爱我的台湾》、《刀舞》、《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打虎上山》。
《海菲兹改编小品&华彩(原版引进)》这本集子收录的作品地体现了海菲兹的风格。熟悉大师的天才,以及在唱片中听过他本人演奏这些作品的小提琴家们,会乐于演奏这些作品。海菲兹——这位现代小提琴演奏之父,对现今几乎每个小提琴演奏者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通过本书,你将强烈地感受到大师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能透过乐谱而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