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音乐》上编中,陶谋炯先生以专业眼光,介绍了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形成、特点、结构、调式,论述了弹词书调与流派唱腔的关系,以及吐字、发音、声腔、唱法、伴奏、转调、男女声同调、代表性流派分析、各声腔之间的借鉴吸收与裂变派生关系,分析了苏州弹词音乐的传承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在论述中,他配以大量弹词曲谱和经典案例,由内而外、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论剖析和独到阐述;而且,通篇强调了苏州弹词音乐与苏州地方语言的相互依存和融合,诠释了中国说唱音乐艺术研究的科学视角和理论真谛,更显难能可贵。
愿《陆锦花越剧唱腔精选》对陆派传人与作曲家有所启迪,对陆派唱腔爱好者有所帮助,祝陆派艺术继续发展、发扬光大。这次《陆锦花越剧唱腔精选》作为“上海越剧名家唱腔精选系列”出版,增加了她唱腔的音频资料,并制成CD随书附上。使爱好者在阅览曲谱时,还能亲耳聆听她的唱腔,较全面地体现了陆派唱腔艺术。
《蒙古民歌精粹》主要内容包括:娜娜姑娘、正在来、阿巴嘎洁白的山、宝贝不哭、白蒿丘、山峰、骏马、请安、甜梨、远方的幻景、金枝、一对金手镯、小草、阿尔泰山林、兴会、妈妈的恩情、褐鹰、花翅蝴蝶、娇养的枣骝马、珍惜爱情等。
在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吟诗”作为一种聚会对歌传统具有“暖”的意义。当地民众通过请歌者到家屋、村落和圩市的内部聚会对歌,获得暖屋、暖村、暖圩的效果。本书基于这一地方性文化特点,探讨“吟诗”作为一种“暖”的方式对民众生活的意义。本书以个案切入,探讨“歌圩”的一种地方性表现,弥补以往研究中从客位视角对其进行宏观把握所导致的对地方性知识的遮蔽。立足于生活的层面理解对歌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试图改变以往研究中歌谣文本与语境的疏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