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人物研究丛书·舞蹈文化求索六十年:罗雄岩文集》分为:“民舞散论”、“学术交流”、“舞思短评”、“舞文摘译”与“学诗小辑”五个部分,因不是按发表时序编排的,所以有些早期发表的文章却编排在后面,文字显得浅显。从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了解我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的历程。舞文摘译部分主要是“现代舞”的内容,由于对此项研究比较肤浅,所以在记述、舞蹈家的人名及其作品的名称用字,会有不够确切之处。
作者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对舞蹈文化中的一些状况,包括舞种研究、文本分析、学科理念、名人名作,尤其是在舞蹈哲学及逻辑,舞蹈表演及情感与想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舞蹈本体意义上的个人见解。本书名为批评,意在建设。希望借此为助力,推进舞蹈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长足发展
编舞技术课程是对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进行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本以编舞理论为基础,对编舞中一些重点及原则问题进行系统讲述,共分为以下部分:绪论:教学计划大纲与要求;单元:动作的认识与创造(舞句的构成);第二单元:动作的发展与变化(舞段的构成)第三单元:形式结构小品。书稿中配有大量的动作解说插图。
在这大约2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培养了我。换了一个部门总觉得有些事还没做完,需要对自己这20年的所思所为进行个总结。尽管2003-2014年这十余年我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留校任教期间,经历了北京舞蹈学院50周年校庆、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学改革、北京舞蹈学院教学评估、北京舞蹈学院60周年校庆等一系列活动;也参与撰写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规划,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团队申报,以及3本论文集的编辑、十多部以及十余篇学术文章的撰写。但我总认为少了一些什么,现在反思一下,感觉自己一直在做具体的事情,一件件积累下来似乎也取得了些成绩,但对这个学科的总体认识,以及当时为什么那样做,其实是很模糊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此之多的事情,似乎也静不下来思考,只能是完成一件是一件。现在离开了,没有诸多琐事缠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