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伦敦东区的穷小子,十六岁辍学后成为萨维尔街的裁缝学徒,继而其名字 亚历山大 麦昆(Alexander McQueen) 便与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罗密欧 吉利(Romeo Gigli)、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纪梵希和古驰集团紧密相连。天才虽已陨落,其时装设计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风起云涌的时尚界独树一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1年为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大 麦昆举办了回顾展,盛况空前。本书是该展览的同名图录,以时尚摄影师瑟尔韦 松德斯伯(S lveSundsb )拍摄的百余幅精美大图展现这位设计师的标志性作品,探寻其中既传统又具颠覆性的精湛工艺,和它们承载的故事、历史与文化。麦昆的时装秀犹如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本书亦对其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关注。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携手时尚编辑为本书撰写了富有洞见的文章,并专访麦昆的衣钵传人、现任亚历山大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人的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方两个世界的字体大师,他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更不懂得如何将亚洲文字与西文组合在一起。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字母的形成”、“认识西文字体”、“西文字体的选择”、“玩味西文字体”、“西文字体制作”、“致立志要学习西文的朋友”等几个方面,细致讲解了西文字体的发展背景,拉丁字母的构造,如何理解不同字形,以及西文字体的鉴别方式。书中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确使用西文字体的范例,以及不成功的设计效果,使读者能对西文字体有一个既感性又生动的认识。
本书将围绕建筑展开,通过每个学生的文字描述,师生的对话,人物的访谈,感受到他们情绪的跌宕和丰富的想象,你会获得很多的惊喜和许多鲜活的思想,从而更清晰地感知课程的目的。你会对于什么是设计、教育、何为设计师有一次新的理解,对于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也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本书为“设计创意丛书”系列之一,主要面向平面设计工作者。选取中外有影响的花卉图案佳作,包括线描、素描、版画、装饰画等,作品讲究造型、讲究情趣,水平都较高,对当今插画设计、平面设计及艺术设计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周武忠主编的《设计学研究--20位教授论设计》精选了张道一、奚传绩等艺术和设计界20位教授有关设计学研究的33篇代表论文,涉及设计历史、理论、方法、批评与教育,谓之“设计学研究20位教授论设计”,希望为设计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些营养。
由左旭初所著的《民国化妆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一书通过民国时期一些精彩化妆品图样艺术创作的缘由,包括创立化妆品的详细经过,并以民国化妆品外观图样设计这一重要的艺术载体,反映我国现代化妆品行业各时期大量知名化妆品,如“双妹”牌雪花膏、“百雀羚”牌冷霜、“”牌蝶霜、“三星”牌香水、“明星”牌花露水和“面友”牌香粉等大量现代化妆品外观杰出的艺术设计,把外化妆品市场竞争中,一段段精彩动人的故事,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介绍、奉献给社会各界人士。本书集中通过大量化妆品外观艺术设计的研究,不仅可使广大读者了解到我国现代化妆品艺术设计领域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且可以了解到我国现代民族化妆品工业的整个历史发展状况,并又能知晓我国早期化妆品品牌创立的文化渊源,及化妆品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
《设计:以访谈的名义》汇集的不仅仅是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心血结晶,而且更是当代艺术界、学术界、文化界众多宿将新税的艺术观的一次集中展示,是他们美学意识的自然流露。这50多位学生的设计作品尽管还不太成熟,但他们是新生力量,是未来设计界的中坚。他们正因为年轻,所以就充满热情,充满浪漫。《设计:以访谈的名义》是一本真实的记录。
新生的花骨朵,散发倾向的绿叶,华丽的雀羽,花纹繁复的小虫……艺术诞生之初,人们就已学会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缤纷色彩、奇异图案和炫目美景中撷取灵感。 现代科技深刻影响设计思维的当下,自然风物仍能感发手绘艺术的古朴匠心。 全球101位业内杰出设计师,在此分享他们性的自然主题图案与创作思路。 430幅全彩插图,高品质展现平面设计、插画、艺术和图案设计中与自然有关的原创作品,包括栩栩如生的植物写生,简化装饰性图案,以及印象派、自然主义的图画。 在创作间隙,若是灵感枯竭,可随时翻开此书,发现思路,发现美。
本书旨在为所有珠宝设计师提供参考,预防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问题;或者,一旦出现问题,便能得以解决。作者弗雷德·芒罗,凭借做珠宝技师和专业教师的经验,列举了珠宝技师可能会碰到的每一个问题并给予了相应建议。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如何巧妙地利用失误转化成设计特色的方法和思路。整本书的插画和图表可以帮助珠宝技师,了解当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设计史论专业实践基础教程》汇编的10门课程,是我们为建构艺术设计学专业知识和教学体系而纳入课程活动中关于设计实践基础的依据。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演变的历史,各任课教师和学生为本系所做的贡献,同时也便于阅读者浏览内容的需要,我们除了大体按照原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予以呈现以外,部分地统一了编写的规范和格式。现在的10门课程编写,均由课程主旨、基本信息、课程描述、作业与图例四部分组成。在处理设计实践基础与史论专业课程的秩序关系方面,我们虽然大体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原则循序渐进,但同时还认为,基础课不都得安排在低年级,因为基础并不意味着从低到高的难度变化,而是任何一项设计或史论专题研究都应有的系统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设计的目标而进行的前期准备。
《设计:核心概念》从当代风格、聚敛设计、企业文化、企业识别、反主流文化、手工艺、克兰布鲁克(匡溪)艺术学院、创意产业、创意废物利用、关键设计、立体派、物质崇拜、文化分析、设计中的文化多样性、定制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进行介绍。
本书展示了100多位国际插花家、教育家和学生的作品。这些种类众多的作品展示出不同的视觉语言、意境、理念、工艺和技巧。这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基本的技术,激发人们的灵感,提供的信息,并作为现代国际插画领域有用的资源。此外,《视觉思维》探究了插画艺术的理念、研究及绘画和试验对插画家的重要性。本书也收录了最近毕业的和尚未毕业的插画学生的作品,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插画老师多年来的观察笔记。本书不仅是当今最前卫的国际插画艺术的一扇窗户,也是一个包含练习、方法、专题研究、技术、媒体和古今插画艺术环境的教学工具。
本书是关于LOGO设计及运用的图书。全书收录了作者创作过的涉及26个领域的200余个LOGO,并且每个案例都涵盖了设计元素的雏形、文化底蕴和设计理念的相关内容,讲解清晰透彻。作者深入了解每一个机构的文化内涵,深度剖析,量身定制出一个独具品牌特色的LOGO。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会对LOGO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设计能力会大大提高。本书既适合机构决策者和标识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专业的培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