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设计”在中国经历了太过于复杂的道路。形而上地看,中国人近现代的生活质量、文化的尊严、传统和现代问题的纠结,可以相当夸张地体现在“设计”的层面上。作为我们内心中由“坚船利炮”阴影构成的西方先进文化的代名词“设计”以及它所体现的“物”,成为一种先进生活方式的象征,在中国不同时候的改革中成为许多先进人物的向往和追求,但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局限,“设计”的变体工艺、图案、装饰、工艺美术等等,就相继成为中国设计曲折发展的表征,无数具有超前思想的设计师或设计教育家,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英雄。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写出自己的“设计史”了。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当代、设计史学、设计史、设计与教育、“考工记”等五部分内容。
后现代主义完结了吗?艺术批评死亡了吗?当代艺术中的形式还有意义吗?具象绘画算得上前卫吗?身体艺术是否是一种政治语言?觉文化研究取代了艺术史吗?而后殖民又如何变成了跨文化?我们如何看待今天身处的数码时代的影像艺术呢?又该如何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困境和面临的新问题?让这些问题带着你阅读这本书,穿越繁盛而又贫弱的当代艺术景观,触摸这个不再受主义和理论束缚的时代的脉搏,也许你会提出找到满意的答案,也许你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本书是一本为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而著的基础设计工具书。对设计初学者、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行业专业人士也同样适用。你将从基本的透视绘画技巧开始一步一步学习如何发挥你的设计想象力。 本书是国际行业专家对各种产品数字手绘设计做的详细介绍,其精美详细的手绘技法讲解和步骤展示代表了国际水平、潮流,对产品设计初学者及提高者均有极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同时为了给读者带来更有效的学习体验,本书作者在关键知识点章节中配备了对应的讲解和手绘视频,扫码即可获取。斯科特·罗伯森和托马斯·伯特林拥有30年以上教学经验,他们带来的专业课程和实用技巧已经过数以万计学生、专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实践考证。对于那些想学习工业设计手绘表达的人来说,本书必不可少。
新生的花骨朵,散发倾向的绿叶,华丽的雀羽,花纹繁复的小虫……艺术诞生之初,人们就已学会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缤纷色彩、奇异图案和炫目美景中撷取灵感。 现代科技深刻影响设计思维的当下,自然风物仍能感发手绘艺术的古朴匠心。 全球101位业内杰出设计师,在此分享他们性的自然主题图案与创作思路。 430幅全彩插图,高品质展现平面设计、插画、艺术和图案设计中与自然有关的原创作品,包括栩栩如生的植物写生,简化装饰性图案,以及印象派、自然主义的图画。 在创作间隙,若是灵感枯竭,可随时翻开此书,发现思路,发现美。
晚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更替阶段,其世俗现象的张扬值得关注。从艺术设计的视角观之,这阶段的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设计经受“天崩地陷”的思想变化的阶段,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在范围内拥有独立话语权、设计经受“世俗成风”洗礼、面貌一新、枯荣交替的特殊时期。本课题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晚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艺术设计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上。以“化”的视野来观照晚明,这阶段的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在范围内拥有独立话语权、艺术设计经受“世俗之风”洗礼、面貌一新的灿烂时期,艺术设计的发达与社会、政治混乱的错位是对“晚明史”研究的补充。其次,晚明时期在社会思想上的变化具有诸多“近代化”的因素,“一种背离传统礼教的社会观念开始在明中后期潜滋暗长,继而突兀奔腾”,“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
汪芳著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精)》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子课题“中国明清丝绸锦绣纹样信息提取与设计元素分析”的研究成果。本书将明清锦绣按纹样题材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自然元素及抽象纹样五部分,在采集了大量纹样信息后,精选了其中170幅织物纹样绘成矢量图,并附上所采集的原图和简要纹样分析。希望本书可以在程度上弥补出土和传世古代丝绸实物之不足,丰富中国传统织物纹样宝库,为从事纺织品设计、艺术创作及艺术史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站酷奖是一个关注设计价值的综合性商业设计奖项,由中国人气设计师社区站酷网创办于2017年。以“发现与提升设计价值”为宗旨,站酷奖旨在颁发给各个设计领域中同时具有商业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的杰出作品,发现优秀的创意&设计,并依托互联网建立自由交流和沟通的机制,探讨设计在当下如何赋予生活和商业更多价值,如何改变未来生活的形态,提升设计在全行业中的价值占比。
书中收录了100多位当代服装设计师的经典作品,以及众多纺织企业面料创新产品,有助于纺织品设计专业了解当下纺织企业面料*的花样、花色设计。对中国时尚产业升级、品牌转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对当下中国时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总结成果,总结了十年中国时尚的锦绣年华,展现了中国时尚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面向世界的无界之思。通过名人、媒体和研究者的话语,借由本书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本书挖掘整理中草药在书画装裱中的功能和应用,并附书画装裱的理论介绍和名家名论。对于药物非治疗学应用的诸多方面,也作了论述,尤其是药物在中国文房文化的制作中的应用情况,阐发甚多。本书不拘于书画装裱一般技法的讲解。着重论述了书画装裱艺术文化与医药文化、书籍装帧艺术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文化、书画艺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在装裱理论研探中,对装裱历史回顾及装裱中“力”、线条、色彩等因素,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重点论述了装裱美学中的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结构美、线和美和实用美。对装裱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当今装裱艺术界面临的问题,也作了理性的分析。在本书的最后,还收灵了书画装裱秘诀和历代名家论装裱经验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