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构成形态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构成形态,它使用一系列特定的结构性符码(codes)和产制惯例(conventions),将作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的概念(eidos)放到自然的主题(subiectmatter)中去呈现,这就是意义化的过程。意义并不能独立呈现,它必然依附于一种关系,即视觉上的形式(form)。任何形式必然具有诸多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就是图像作者的手段,也是造型符号的单元。本书从图像的主题与主体、再现与表现、形式与风格、构思与构图、色彩的构成与作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视觉表达。本书图文并茂,既有专业理论色彩又具实践意义,是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和影像爱好者的理想读物。
本书的亮点是通过写实性、装饰性、组合性、速写性、创意性五种不同方式的设计色彩写生训练,有效提高学生色彩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造型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设计对接。本书前两章主要介绍设计色彩写生的基本概念、色彩心理、应用、表现方式、技法;后三章系统介绍“五性”设计色彩写生——静物写生、室内环境写生、建筑环境写生的步骤方法,实物照片、范画步骤图与说明文字结合,使学生易学易懂。第2部分每章后均附有相应的项目设计应用案例、学习小结、思考训练、作业点评、作品欣赏,具有理论与实训结合、技能与应用对接的鲜明特点。本书是编者20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本书主要供高职高专院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使用,综合性本科院校相似专业亦可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自学参考
《设计基础》一书主要针对四川美术学院校考设计类专业的考试科目而量身定制,精选了有代表性的黑白装饰画进行了剖析,供考生理解;搜集整理了四川美术学院历年各地区考试真题,供考生感悟;收集了大量高频核心题目进行了分解,供大家学习;列举出了200多种共计17大类的高频考试命题元素,供考生查漏补缺。本书内容丰富、个性鲜明、实用性强。
本书内容来自中国传媒的“设计思维与训练”工作室所开设的系列课程。在这里进行的教学深受艺术类学生的欢迎。这些课程致力推广的抽象性研究和观念艺术研究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新思路。本书是所有艺术类学生和爱好者有益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从国外古今的装饰图案中,精选了大量经典、美观,清晰的图片,按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代进行编排,以供渎者查阅参考,同时,书后附有与正文图片一致的光盘并以矢量格式储存,便于读者直接使用或欣赏。本书图片精美、数量多,查阅与使用方便,是艺术设计人员及工业设计人员常备的实用参考工具书,也可供图案研究及爱好者欣赏。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阿尔贝蒂等人的贡献,构图理论开始从中世纪的口诀、秘仪中脱颖而出,绘画确立了系统性原则和批评标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重新梳理了古代艺术文献,对比例、和谐等古典理论作了详尽的阐释。此外,阿尔贝蒂等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还发展出了新的制图、构图方法,将复杂的形式因素和精巧的错觉主义手法融为一体,直接影响了此后四百余年欧洲视觉艺术史的进程。本书讨论的重点即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构图理论和相应的制图技术。作者以较大篇幅对构图的概念进行了清理,详论构图从技术问题上升到一般性理论问题的历史过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观念史和学术史驱动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透视法是西方构图术的历史转折点。在不同时代,各种“现代”构图方案虽然不断涌现,但它们均未对透视法进行根本性挑战,而是对它进行
刘宗超君的专著《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益而成的。在探讨中国艺术传统的前提下,以汉代作为断代,并且突出了图像艺术和文字艺术,准确而贴切,也就把握住这一时期的艺术的主要命脉,揭示出深沉雄大、质朴自然的艺术精神。写得很成功。他专长书法,在研究汉代文字艺术上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因而使本书在同性质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因此,除了祝贺这部书的出版之外,我希望他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本书是“设计基础丛书”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基础图案设计的入门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基础图案的材料与工具、观察事物的方式、基础图案的造型手法、图案设计的色彩构成与着色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吉祥,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热望和期盼,是所有华夏儿女热爱幸福美满的生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虔诚祝福和心理寄托。吉祥观念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的心理特征,是人类长期以来面对险恶而又奇异的自然环境、复杂而又多变的社会生活产生的一种集体意识和心理期盼。本书共收录了近10500幅图案和图画,可以说是吉祥类装饰图案的“大全”。本书根据这些图案和图画所托寓的吉祥意义,作了细致和完备的分类。本书共分五大册,分别为《吉祥动物》、《吉祥禽鸟、植物》、《吉祥人物》、《吉祥图符》、《吉祥图谱》(吉祥物组合)。对136种吉祥物、1OO多位吉祥人物、453条吉祥图谱逐一进行解说。是一本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的吉祥大全。它不但是从事工艺美术、装潢装饰设计、艺
本书内容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设计思维与训练”工作室所开设的系列课程。在这里进行的教学深受艺术类学生的欢迎。这些课程致力推广的抽象性研究和观念艺术研究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新思路。本书是所有艺术类学生和爱好者有益的学习参考书。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阿尔贝蒂等人的贡献,构图理论开始从中世纪的口诀、秘仪中脱颖而出,绘画确立了系统性原则和批评标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重新梳理了古代艺术文献,对比例、和谐等古典理论作了详尽的阐释。此外,阿尔贝蒂等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还发展出了新的制图、构图方法,将复杂的形式因素和精巧的错觉主义手法融为一体,直接影响了此后四百余年欧洲视觉艺术史的进程。 本书讨论的重点即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构图理论和相应的制图技术。作者以较大篇幅对构图的概念进行了清理,详论构图从技术问题上升到一般性理论问题的历史过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观念史和学术史驱动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透视法是西方构图术的历史转折点。在不同时代,各种“现代”构图方案虽然不断涌现,但它们均未对透视法进行根本性挑战,而是对它
《化妆的艺术》将带你享受一次视觉之旅,旅途中尽是让你目不暇接的妆容创意。本书讲解了皮肤护理的方法以及脸部、眼部、唇部的化妆方式,之后分类对化妆进行介绍,其中包括男士化妆、概念妆、身体彩绘、水下妆等,同时介绍了饰品的使用和化妆工具,还对时尚媒体行业和T台模特的化妆进行了讲解。关于概念妆和饰品的章节将化妆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作者通过夸张的妆效,以及加入颜料、水晶、皮革和布料的妆面来启发读者的灵感。除此之外,书中还有答疑版块,告诉大家进入化妆这个行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化妆的艺术》适用于拍摄杂志片、广告片的化妆师以及为T台模特、红毯明星服务的化妆师阅读,同样也可供时尚杂志编辑等时尚界人士参考使用。
《形录:佳图形设计(5辑)》主要内容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系列图书企鹅出版、年历、2012年凸版印刷日历、广告、2011年“五日休假”厂告、2011年“求知十月”活动、Boekids青年文学节、2011年“博物馆之夜”厂告宣传、经典肖像展览会、托斯卡纳区图书馆、卡片等。
《色彩基础》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点讲述调色的实践操作,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基础色彩理论。完成书中的练习,将使你能在不感到沮丧,或者浪费颜料的前提下,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这同时也会扩展你对色彩的直觉选择能力,帮助你明了一种颜色对于另一种色彩的影响。由此提高你对色彩运用的信心,同时也为理解明度知识而抛砖引玉。在过去的色彩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我一直使用纸上绘画,而非投影的图片,因为颜料色彩理论与色光色彩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详解可参考第二章内容)。此书中所有的练习均需要在纸上绘制。我强烈建议大家使用温莎牛顿设计师专用水彩颜料以及图画纸(0.2毫米厚,这样当你在纸上绘画时它不会变形)。你所需要的水粉颜料明细表会出现在4页及第三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水彩、丙烯、油画和水溶油画颜料。无论你在何种介质上绘画,
《色彩基础》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点讲述调色的实践操作,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基础色彩理论。完成书中的练习,将使你能在不感到沮丧,或者浪费颜料的前提下,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这同时也会扩展你对色彩的直觉选择能力,帮助你明了一种颜色对于另一种色彩的影响。由此提高你对色彩运用的信心,同时也为理解明度知识而抛砖引玉。 在过去的色彩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我一直使用纸上绘画,而非投影的图片,因为颜料色彩理论与色光色彩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详解可参考第二章内容)。此书中所有的练习均需要在纸上绘制。我强烈建议大家使用温莎牛顿设计师专用水彩颜料以及图画纸(0.2毫米厚,这样当你在纸上绘画时它不会变形)。你所需要的水粉颜料明细表会出现在4页及第三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水彩、丙烯、油画和水溶油画颜料。 无论你在何种介质上
人们普遍认为通过绘画我们能够将所看到的世界真实地记录下来。然而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于此。它能够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态度,能够向我们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 抛开学院派传统的绘画习俗,《创意素描与插画技法》旨在指导大家如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你将会了解到如何把对象诠释得具有的感染力、离奇古怪或具有视觉冲击力。 如果你想获取创作灵感,本书所涉及到主题多种多样,从超现实主义到虚幻作品创作应有尽有。 作者彼得·格雷同时也是一位插画师,他在本书中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他自己的作品,并分步骤地讲述了其创作的过程。
本书精选了45个博物馆陈列设计项目,汇集了全球各国设计师的作品,全面的向读者介绍了博物馆室内陈列设计的各个要点,包括空间划分、内部结构、使用材料以及装饰元素等等。相信会给读者朋友的启发,为读者提供新鲜的设计灵感。
本文集是作者1994~2009年15年来专心于“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研究、教学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和总结,其中大部分文章已经发表。本文集共分五部分,,理论探寻。主要包括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研究的文章,也有几篇美术史与美术评论的文章;第二,设计教育。主要是在山东轻工业学院任教期间针对设计教育提出的一些想法;第三,课题研究。包括在15年间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中和未来研究设想的选题报告;第四,域外随想。是2004年在加拿大几大城市针对设计的“所见,所思”;第五,清华课堂。在清华读博期间,除了美术学院的必修课程外,书中还选择了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某些选修课程,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为作者做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