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美》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围绕茶与美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的散文集,初版于1941年,为柳宗悦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收录了包括《器物的后半生》《 茶 之病》《利休与我》《陶瓷器之美》在内的16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柳宗悦关于何为 美 的思考。茶道对于日本的美术、工艺、文化及精神内核具有深远的影响,至20世纪上半叶,茶道在日本社会极度盛行,但已内核空洞、因袭陈旧。作为民艺运动的领军人物,柳宗悦在本书中痛斥固有的茶道对于美的束缚,论及茶的精神与美的本质,强调需以新的观点将茶道引回发展的正途。 《民与美》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代表作之一,为《茶与美》的姐妹篇。本书收录了包括《杂器之美》《工艺与美术》《民艺的意义》《作物的目标》在内的二十余篇散文。这些文章聚焦于工艺美术,或多或少都触及了 民 与 美 两
针线和缝纫刺绣艺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或艺术形式,也是历史的记述、文化的传承。衣着、旗帜、补钉和刺绣,是人们用来证明自身存在、表达情感的 工具。 刺绣大师克莱尔·亨特带领我们跨越几个世纪,穿越几大洲——从中世纪的法国到当代的墨西哥和美国,从新加坡的战俘营到苏格兰的家庭阁楼——记录了各大洲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针线这门“语言”,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李新民是景泰蓝行业里大师级的人物。由李菁编著的这本《蓝景述梦:李新民景泰蓝作品选》收录的就是由他创作的景泰蓝作品。内有艺术挂盘、瓶子、笔筒、碗、盒子、舍利塔、观音象等。每件制品都融入了艺术性,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很高。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追求生活审美和中国风审美的需求特点越来越凸显,从为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而购买已经升级为为产品审美的附加价值而购买。因此,基于品牌审美的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本书立足于品牌审美,通过清晰的品牌审美板块、系统的内容、细致的阐释,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借助审美赢得品牌经营的红利,并将品牌审美打造成 的品牌文化内涵。此外,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翔实、图片高清精美。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仿佛置身于美学殿堂,可以帮助读者打开品牌美学设计和营销思路,对快速提升读者的审美设计能力和品牌审美意识大有裨益。
刘春雷编著的《纸品设计与制作工艺》讲述了:纸是一个载体,而设计赋予它生命。设计师通过对纸张自身属性的发掘及其空间形态的探索,使纸张的造型表达得以提升,借助先进的印刷和制作技术,来拓展纸品设计语义的表达层面,丰富受众的感官感知。 现代纸品设计使纸张仅作为承印物的传统角色得以突破,将纸张自身也参与到信息的组成中来,用纸张的三维空问造型来丰富印刷品设计的语义传达方式,从而提升纸张对于整个印刷品设计过程的意义。
本书包括了柳宗悦重要的两部作品《工艺之道》《工艺文化》。他曾说:“因为有了工艺之道,美之国度才能得以实现。工艺文化才是与器物相结合、使国家变得美而健康的基础。” 《工艺之道》是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讲述了民艺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工艺之美做了定调,阐述了何谓正确的工艺、错误的工艺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 《工艺文化》上篇“造型艺术”探索了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及其与美术的关系。中篇“工艺之种种”说明了各种工艺的特殊性及工艺的正统。下篇“美与工艺”探讨了工艺美的目标和特色以及如何实现美等问题。
《梅兰竹菊 国画初学技法》系统全面介绍了梅兰竹菊国画绘画技法,绘画步骤演示合理,方便读者临摹、学习,同时增加了梅、兰、竹、菊图示,枝干、叶子花头、花蕾局部特写,让喜欢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朋友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它们,以便画出更准确、更美的作品。
"本书旨在带你冲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这三大美术学院, 全书包括艺术创作于高考命题创作概述、近年来高考命题创作的类型和趋势、创作总论、八种典型的构图形式、群体性构图临摹练习、创作构图的练习方法等内容。"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对知识的渴求则是无限的。知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智慧,是力量。它可以润泽人的修养和谈吐,可以熏染人的心灵和气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人类数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大致可分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两大类。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博大精深,有如汪洋大海,浩瀚无际。假如,读者朋友想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远航探险,“非凡30”书系就是一只理想的小舟。它美丽而轻巧,坚固而便捷,可以带你遨游远方陌生的世界,领略那五彩斑斓的水色天光。 所谓“非凡30”,是指书系的编写者从涉及的每一科学文化领域都精选出30个最重要、最耀眼的知识点加以讲解,以展示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成果和大自然最神奇的杰作。可以说,作为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这一个个成果与杰作本应是人人都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