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明清两代紫砂相关古籍的整理和校注,其中包括《阳羡茗壶系》(明 周高起),《阳羡名陶录》(清 吴骞),《茗壶图录》(日本 奥玄宝)三本1911年前刊印物。后一部书虽然是日本人撰写,但全部以紫砂陶为内容,清光绪年间有石印本流传,并被收录于多套美术丛书,广为传播,因此是紫砂的重要文献籍,必然需要收录。 本书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梳理,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茗壶图录》为主要古籍整理校注,后附加《阳羡砂壶图考》(民国李景康 张虹),《宜兴陶器概要》(民国周润身 周幽东),以及《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民国邓实),《茗壶二十品》(承名世摹本)作为文献补充。
在手工印染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艺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符合工艺特征的吉祥纹样。作者调研、收集近5年,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蓝印花布的应用形式和图案做一个系统的挖掘和研究,以项目纹样集成的形式,以实物收集资料为基础,力求通过图片的形式全面完整的展现各个地区传统蓝印花布在民间的应用状况及民俗内涵。
汉代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与工艺形态,它作为漆物体系,已然建构出了汉人的生活理念、审美观念与文化体系。本书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兼采前人研究之长,聚焦汉代漆艺的整体文化生态,旨在勾勒出汉代漆艺的发生、进化、形态、范畴、命题、风格、符号、美育等文化范式,以期整体地呈现汉代漆艺的体系性文化风貌,恐有助于留住汉代漆工精神与漆文化记忆。
这批活跃在当今的广彩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体现的是曾经辉煌的美丽广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当今盛世中国,别具风采,魅力永存。本书作品时间跨度从清乾隆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乃至当今活跃在传承创新*线的广彩工艺美术大师们的精品佳作,以此呈献给热爱广彩,热爱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大观众。
竹刻是刻画艺术形象的一种传统美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高超的技艺造诣和高雅的艺术格调独树一帜。本次在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竹刻展集华东地区三省一市十七个市、县(县级市)六十九位竹刻家的一百六十余件(套)作品,既有老一辈竹刻家的代表作品,又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创意佳作。展览的举办与画册的推出增进了同业之间的技艺交流,扩大了传统竹刻文化的传播,对增强民众的认识认知,促进当代竹刻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插花百规》一书即为池坊流插花图典。日本花道的精神,是用植栽花木的配置,来传达人们心中的思考跟情感。在花道的创作过程中,就好像是在和大自然对话一样。池坊流推崇“花之心应为我心也”,要求插花人必须心直无邪念,所插之花也不应违背花草树木的自然之势,真正将心中所想构成花形。因此,插花这一艺术需要理解默默无言的花草树木的正直姿态,插花者本人也要成为正直的人。通过插花以及欣赏插花,以表现、净化自己的心灵。本书所收录内容虽不及所有插花形式的半数,但全面介绍了最基本的概况,可以据此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化。为方便读者把握插花艺术,特录《池坊应用花》插花实践案例三十二种。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之一。从本世纪年代起,中国现代民间陶瓷以其强烈的民间美术特徵、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开始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近年来,民间陶瓷得到了学者、艺术家们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并为之广泛介绍,深入研究。 书中主要以大量的图例来介绍我国的陶瓷的种类以及发展过程,例如:刻花戏剧人物罐、刻花刀马人物罐、刻花戏剧人物罐、刻花花鸟纹罐、刻花卉纹罐、刻花高颈敞口罐、刻花牡丹纹罐、刻花荷花纹罐、贡釉刻花八仙坛等等。
日本瓷器艺术于1616年自有田开始。现在,在有田烧400周年之际,《匠人匠心 现代陶艺设计》列举了10个传统有田烧瓷器匠人和16个当代设计师之间的独特合作,记录他们创造出的16件高度原创的、根植于21世纪日常生活的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作品和他们的创作历程。在本书中,通过500张以上的丰富插图,你可以看到日本瓷器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古法制瓷工艺,以及现代设计师们从灵感来源到原创设计手稿,再到反复推敲打磨的创作流程和独特新颖的装饰技巧。对历史、工艺、地区的迷人文字介绍,更向读者们展示了连接古代和现代的艺术家们独特的创造力。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一次日本匠人精神与现代简约设计的统一、一席东方与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盛宴。让我们一起感受日本的瓷器匠人文化和现代设计师们的创作热情吧!这本书不仅能够满足陶瓷艺术或产品设
“藏炉要藏巧生炉”是海内外收藏界中,盛传着的一句话。《物华天宝--从宣德炉到巧生炉》讲述了艺人陈巧生与宣德炉不离不弃,进而欲与宣德炉一比高低的艺术之路。上世纪90年代,更是独辟蹊径,以“巧生炉”扬名立万,在全国铸铜艺术行业中独树一帜。之后,在多次艺术品拍卖会上,“巧生炉”价位竟高于“老炉”,在中外收藏界引起轰动,并传为佳话。
《山西工艺美术史》以一个地区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为视角,以多元的、全面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看待山西工艺美术的形成,从不同的层面看待区域工艺文化的重要性,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共融看待区域工艺文化的形成与互为补充,把工艺文化的发展视为有机的整体。这是一个立论新颖的话题,它突出地展现了山西不同历史时期工艺技术的形成和大量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的产生要因,以及它们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中所居的重要地位。
《现代漆器》汇集了中国近代、现代自1912年至1996年80余年来中国漆器艺界所创作的优秀漆器作品230余件。其中包括1949年以前的近代漆器、全国各主要漆器石所生产的传统漆器,院校师生们创作的现代漆器、散落在民间的自产自用的民用漆器、不曾多见的少数民族漆器以及台湾、海外部分中国漆艺家的漆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