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园林史论》以丰富的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市政园林为重点,以现代园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线,对近代上海的园林建设与管理,促进园林发展的内外动力,技术、制度、观念逐层推进的发展规律,以及园林发展对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勾勒出近代上海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了近代上海园林的历史图景,深入剖析了上海近代园林的水平与特征。 《上海近代园林史论》的主体内容包括上海近代历史上的园林与上海园林的近代化两个部分。~5章分阶段阐述上海近代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征,以史述为主;第6章阐述上海近代园林的总体特征与功能、发展演变规律、影响与局限性,重在论述。 《上海近代园林史论》可供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上海近代史研究的相关人员、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师生与从业者阅读。
这是义乌市部保护古建筑的书籍,它承载着大量义乌城乡古建筑信息。《义乌古建筑》以600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30多万简练的文字,凝聚着义乌市城建档案馆全体成员的心血。全书分“商业市镇、古村落、古民居、名人故居、祠庙、书院、亭塔楼牌坊、桥梁、营造工艺、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十个章节,每一章节都配有实景照片,力求以图说文,以文读图。它不但以图文并茂的直观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义乌建筑史发展的轨迹,为义乌先民的生活、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历史见证,而且还抢救性地记录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发展中义乌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唤起了人们对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意识,真正为渐行渐去的义乌古建筑如何发现、保护、修复、重建、利用,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城建历史档案。
《美美与共(2):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实践成果集》记载了中国美术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美丽城市的故事,承载着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成果,启示着我们继续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将城市美学、艺术设计渗入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本册对样式雷圆明园分景区图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在2002年最早发现的一张样式雷圆明园总图的基础上,对现存得到的样式雷圆明园总图进行了逐一的注释。样式雷分景图纸以园中的景区为纲,清晰地廓划出了景区变化的脉络。解读图样对于乾隆九年以后圆明园景区有无变化,提供出了新的结论。
铅笔画可说是平民化的画神,不用什么大张旗鼓地准备,不必摆开什么架势,信手拈来一支铅笔,就可即席作画。但是铅笔画的风格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可达到超现实主义的精细,有的则豪迈泵房,不一而足。本书收录了作者为利于教学而一直在汇集的铅笔画各种风格的资料,以便可以是铅笔画爱好者们能够多看长见识,增进素质。书中的铅笔画以比较的铅笔画画家的作品居多。
《百桥图》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吴冠中、黄永玉等题写书名,它倾注了杨明义整整三年的才智与心血。杨明义生在水乡、长在水乡,他的画笔就是蘸着家乡的水成熟起来的,水乡是他终生不弃的创作题材。从2007年开始,他思考怎样更深刻地表现水乡。他告诉记者:“桥是江南风景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江南的风景因为有了桥而变得更美更丰富。画江南风景要画桥。”翻开《百桥图》,桥的样式极多,有拱桥有平桥,有石桥有木桥……它们静静地伏在不同的气候下、不同的季节里,按照画家赋予的视角,地诠释着江南的淡雅与秀丽。
『到生活中去,多画速写』这是老一辈画家对青年画者的殷切期望,因为速写是锻炼造型能力的根本途径。它能训练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力和多变的表现力;同时还能培养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对生活充满激情。
《中国景观设计年鉴2018-2019》秉承“反映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结构,记录主流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价值,见证中国景观行业发展”的出版理念,从近年来中国建成的景观作品中精选出70多个进行直观而详细地呈现,其图片丰富、角度全面、分析透彻,反映了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优选水平,为专业读者奉上一部集观赏性、借鉴性、专业性于一身的景观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