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中,建筑史学者大卫 沃特金追溯了西方建筑的历史,从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以及21世纪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涉猎的建筑大师有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尼尼、辛克尔、麦金托什、彼得 贝伦斯、勒 柯布西耶、弗兰克 盖里等。通过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建筑和大师,作者揭示了古典建筑语言的持续生命力,如古希腊时期的建筑样式,到 1900 年左右纽约的麦金、米德和怀特的作品中,得见贯穿其中的建筑脉络。 本书视角全面不失深度,文字通俗不失专业性,图文并茂,自西方建筑之始延展至近现代,完整讲述了西方建筑的故事,并为21世纪的新发展单独设立一章,内容涉及计算机与建筑,以及可持续性与环境问题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
本书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对其近三十年来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 胜景几何 思想的系统化、理论性著述。 胜景几何 ,即通过营造建筑与自然的交互情境,形成一种 现实理想空间营造范式 ,并将 自然 纳入延续两千年来的 坚固、适用、愉悦 建筑学三原则之中,提出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当代人类建筑学的新可能性。中国文明网曾评价他的 胜景几何 思想:用当代观念、技术、方法,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处理城市与建筑问题,创作出一系列体现当代性并具有文化厚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建筑作品。本书包含李兴钢及其工作室十个主题下的约40项代表性建筑设计作品,文图并茂,思想与实践并重。
《园林景观设计质量控制手册》收集了文科园林公司近三年来的园林、景观有关设计质量的项目示范,内容包括设计到施工中所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内容充实、可操作性极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书中整理了大量施工类型的图片,同时供读者参考使用。
《日本禅境景观》:本书配合英国花园摄影师Alex Ramsay的精美图片,介绍了日本禅宗庭园的发展历史。作者试图通过追寻这段历史,来展现不同文化跨越时空的融合,包括古代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内容上主要讲述了如何催生出多元化的日本庭园设计传统,并且如何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佛教寺院的范围之外,以及禅宗庭园中的景观设计手法。此外,另有一章专门探讨禅境景观与日本茶庭的关系,并介绍庭园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树木与灌木等细节设计。
建筑彩画包括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继承,二是创新,但这都离不开对彩画整体理念的深入理解。因此边精一所著的《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也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彩画的相关理论,以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而不是只限于模仿书中有限的图例。
《中国环境设计年鉴》内容包括环境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的大事记和有关环境设计的学术成就。在编辑过程中,编辑部对于那些在设计中体现了对环境设计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于当前环境设计领域所面对的难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的作品给予了重点介绍。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并不是终的答案,但在环境设计这个普遍比较浮躁的领域,在许多设计师都在往“钱”看的世风中,这样的思考显得难能可贵。而在选编的学术论文中,也显示出在环境设计这个欠缺理论研究的领域,仍然有不少人表现出对当下从城市规划到室内设计的理论思考。这些思考通过在年鉴中的集中展示,相信对环境设计的从业者有所启示。而每年的大事记则充分显示出环境设计领域的活跃,以及环境设计工作者试图提升本领域设计水平所作的努力。
花园,无论是作为一种表达个人风格的载体,还是体现时代特征的缩影,它们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极为强烈地展示着独立的风采,通过个人设计方面独到的眼光,以及对情境的敏锐感觉,逐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梦幻之园。 《花园风格》这一章向您展示了花园设计中独一无二的多样性,令人平添兴趣,希望了解得更多。接下来的章节:《空间的分割》《实用篇》《流连忘返之地》以及《植物设计》则以展示花园本身,尤其是造园的灵感和成功范例为主。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您设计自己的绿色天地时,全面而丰富的灵感源泉,随着视角的变换,不断给您以新的惊喜。书中以案例来阐述设计理念,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