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是三种不同的大众美术体裁,它们有各自的艺术规律和形式特点,同时又在新中国的宣传领域内 团结战斗 。本书将年画、连连环画、宣传画综合起来研究,这一创新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不一样的内容。 全书共四个篇章,300余张高清大图,生动有趣地介绍了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政治生活 我们走在大路上:人民的劳动生活 八小时之外:人民的娱乐生活 我的小日子:人民的家庭生活 ,呈现出20世纪50 80年代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暖而富有烟火气,蓬勃而鼓舞人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作者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连环画《朝阳沟》,分析了画家如何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术、绘画理念表现生活、表现美;通过分析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细节,让读者了解画家创作的 小心机 ;书的最后,作者通过40多年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故宫博物院(前身为北平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专题性刊物为主要内容,从故宫收藏的无数瑰宝中精心挑选,将那些只能远观的传世之作,甚至是无法再公开展出的稀世珍品,以高清细腻的图像,配以详尽的解说,呈现于读者眼前。书中收录的940幅绝美画卷,不仅体现着千年的墨韵清风,也承载了华夏文脉之魂。翻阅本书,可感受到王羲之的行云流水、吴道子的飘逸线条、郑板桥的坚韧竹意,亦可品鉴乾隆御笔的磅礴气象 在这本集大成之作中,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书画作品上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从宋代的山水意境,到元代的竹石梅兰,再到明清的花鸟工笔,每一幅书画都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诠释。
本书是由杨仁恺先生除八年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之外的全部看画笔记整理而成,以时间和地点为脉络,主要记载杨仁恺先生在其不同时期访问国内外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看艺术品所记录的笔记。全书体例基本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相同,可作为鉴定研究的增补资料。
清代乾嘉大儒阮元所著《石画记》五卷,乃中国赏石谱录《云林》、《素园》以来*后之辉煌典籍。道光十二年首次刊刻,光绪三年以《学海堂丛刊》之一刊刻,迄今未再行世,即如民国《美术丛书》亦未收纳。赏石系古代中国士人生活美学风尚之一种,盛世再兴海内外文房著录文献,多古玩、金石、杂件,古代赏石之专门一种大理石屏阙如,以书斋文房雅物,近年倍受关注。 阮文达公百年前煌煌专著,以云南点苍山产之大理石屏鉴赏为主要内容,角度独特,在艺术史谱录独树一帜,以画赏石,石中有画,画中有诗,荟萃数百诗文赏石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赏石艺术的*之作。 点校《石画记》五卷,笺注并补辑相关内容, 石、书、诗、画,《石画记》集古代中国传统艺术精华,洵烂可观矣。
扬州八怪 是18世纪中后期以扬州为活动中心的画家群体,他们在艺术上 不拘于法度 崭新于一时 ,其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底色之一,堪为中国的艺术符号 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资源和艺术财富之一部分。 《扬州八怪研究大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的基础上,经多方面研究讨论,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立足当下,组织力量、梳理分类、确定纲目、倾力编写而成。这套 大系 不仅收录了 扬州八怪 的创作精品,也收集整理了 八怪 的文字著作,包括 八怪 的绘画、书法、印章作品等;既辑录了诗文总集中有关 八怪 的原始资料,又选收了近现代有关 八怪 的考辨等著述;既有 八怪 的诗文集、题画录、书画年表,又有 八怪 的年谱、现存书画目录等;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册为《扬州八
本书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自2016年9月30日建成对外开放以来,首次对馆藏的铜胎画珐琅将近200件整理出版,涉及文物均是当年由广州十三行出口的外销品,质量上乘,造型精美,色彩艳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本书为16开本,以图录为主,画质清晰,兼有论述,本书的出版,希望能为画珐琅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及有益补充,进一步促进对广州画珐琅工艺的研究,并为传承这一广州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做出更多有益尝试。
《书画鉴定研究》是中国书画鉴定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由王妙莲和傅申合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对中国书画收藏和鉴定所知甚少的时期,本书对中国和西方学术传统做出了创造性的结合,将中国书画的鉴赏研究带到西方世界,并深刻影响了后来几十年中的几乎每一位中国书画研究者。 本书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的一批赛克勒藏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不仅以整体的目光阐释中国书画史,且集中讨论了书画鉴赏中的共性问题,四十余篇针对藏品的个案研究, 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观看一幅作品并鉴定其真伪,既有方法论的总结,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富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书画鉴定研究》是中国书画鉴定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由王妙莲和傅申合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对中国书画收藏和鉴定所知甚少的时期,本书对中国和西方学术传统做出了创造性的结合,将中国书画的鉴赏研究带到西方世界,并深刻影响了后来几十年中的几乎每一位中国书画研究者。 本书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的一批赛克勒藏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不仅以整体的目光阐释中国书画史,且集中讨论了书画鉴赏中的共性问题,四十余篇针对藏品的个案研究, 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观看一幅作品并鉴定其真伪,既有方法论的总结,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富有实际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