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文人是创造明式家具风格的主要推动力,是手工艺文化事业的脑力劳动者,是家具生产发明的宏观启蒙、经验梳理、业绩传承各环节的重要推手。书中既有论证文章,又有清晰翔实的家具分类图片,还有大量按比例测绘的家具结构解析图。全书分为七卷。第一卷,文人篇。第二卷,文化篇。第三卷,理念篇。第四卷,结体分类解读篇。第五卷,纹饰工艺篇。第六卷,文人家具纵横地域篇。第七卷,传承测绘篇。
本书的面世影响深远,中文版与翌年出版的英文译本广受大众欢迎,有心人建造网络,以书籍内图片为样本于全国搜索明式家具。随着早期家具实例接二连三相继问世,明末清初的中国古典家具逐渐为人知,而其令人惊叹的品质亦唤起世人的重视,同时也吸引了专家、学者与收藏家的注意力。此项发现历史意义重大,特别是有助于了解明式家具原产地的江南地区。围绕着“园林城市”美誉的苏州至长江下游一带,人文荟萃,士官商贾云集,安居于典雅的庭园宅院,其精致的生活风格,反映这段繁华时期的文化背景。
《风华再现:中国传统柞榛家具》对南通市古代柞木家具进行研究,全书以104幅彩色图片,着重介绍了四开光双人座、明式插肩榫平头案、清式彷竹节方凳、明式禅桌、清式六开光凳、明式圈椅、明式扶手椅、明式长方香几、茶几、六足圆台、明式折叠镜台、绣花绷架等明清时期柞木家具,表现其简练、淳朴、厚拙、圆浑、沉穆、典雅和清新的风格气韵。全书彩色图文精装印刷。
《明式家具器型研究(套装上下册)》试图建立宏大叙事的体系,但每每在细节上死钻牛角尖,器物上任何微妙的不同变化都会惹其瞩目。其细致的考据与长篇建构相结合,防止了只有大线条、大脉络的空疏。它的宏观梳理始终是与零碎的家具实物以及图像和文献相结合的,一个个小细节成为整体大厦的一砖一石。由一件件明式家具的观察到类型学的梳理,再到总趋势和总概念的总结,认真观察家具实物是其根本依据。离开了对具体实物的尊重和珍视,便谈不上什么思考和理论。 《明式家具器型研究(套装上下册)》还试图通过典型案例建立总的通则和综合概括,在各个章节中,梳理归纳出某一类家具的发展流变,并成为全书高度抽象概念的基础。从某方面看,该书也顺理成章、言之有理地构成了一部明式家具发展史,并有工具书的意义。
这本《玩物哲学》,张信哲筹备了约两年,文字是他自己执笔,而照片则请专家操刀,在书中,张信哲通过每个收藏品的背后的小故事与读者分享他多年来的收藏心得和生活美学。书中提到的收藏品,虽然不是价值连城,但像绣花鞋、旗袍等,对他而言都是意义深刻的。 可以这么说,《玩物哲学》里里外外都是「宝」,一个完全属于阿哲,而读者只能透过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去「鉴赏」的「古宝」书籍。 谈到收藏古董的经验,张信哲说,很多人收藏古董喜欢与人家比较,这观念很不正确;「收藏不是要和人家比品味、比财力,而是应该和你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收藏的东西,就看你有无系统 将之组合起来。」 他强调,收藏古董不是要与他人比财力收藏,而是有特别的收藏系列。「自己的品味最重要,能反映出你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