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体现了国家的尊严。邮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微观的百科全书。 本书从邮票的纸质、版别、印刷、票幅、齿孔、背胶等方面清晰准确地揭露出伪造邮票的面貌,为我们提供了辨伪及打击造伪行为的武器。 本书为邮政等部门打击伪造邮票行为,为中国集邮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是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工具书。
本书以大量史料为基础,以集邮交流、研究著述、参展夺奖等活动为主线,比较全面地记述了14位集邮家的集邮经历、业绩和成功经验,讴歌了中国三代集邮家爱国奉献、勤奋钻研的邮德邮风。原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邮史专家孙少颖先生在序言中对这部集邮家评传给予较高评价。
现代集邮作为活力的集邮方式已被中国集邮爱好者所接受。自2006年出版的《现代集邮指南》将这一新兴的集邮方式系统传播以来,现代集邮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年过去了,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广大集邮爱好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集邮也越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为了帮助有志于现代集邮的爱好者和集邮工作者更好地参与其中,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的编委会编写了《中国现代集邮》一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从现代集邮的起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组集实践、评审要点、展品欣赏等不同方面全面介绍现代集邮的思想体系,指导现代集邮的收集和展示方法,使这本书既是现代集邮的理论典籍,又是现代集邮的实践工具。
《片邮世界》全彩印,通过作者自身的收藏经历,生动地介绍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戳、邮票和明信片的收集过程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换片的平台。
时隔五年,集邮专家岳宗武先生精心收录的邮票力作。错过了2008邮票鉴赏图典,此次却必不可错失的2012新中国邮票鉴赏辞典。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全的邮票大集,更是邮票投资者不容忽视的邮票收藏全集。
《红色邮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电讯文物收藏集锦》闽西赤色邮政、湘赣边赤色邮政、赣东北赤色邮政、江西赤色邮政、湘鄂西赤色邮政、统一苏区邮政、苏维埃邮政邮票的设计者黄亚光的故事、苏维埃邮政邮票的研究、红军家信免贴邮票、畅通无阻的红色邮路、湘赣省苏维埃邮政等。
自从1982年8月26日我国发行套JF1《纳米比亚日》纪念邮资信封以来,到2006年10月12日发行JF82《测绘迈向信息化》止,24年中已陆续发行了82套计91枚纪念邮资信封。 由于这些中国纪念邮资信封具有选题广泛、信息及时、设计精美、图案绚丽、名人题词、附有说明、中外对照、印量适中、资费低值、纸质优良、印刷先进、独成系列等难得的特色,因而深受越来越多的外集邮爱好者之青睐。 笔者对其情有独钟,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其版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陆续在邮政报刊上发表相关文章。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十多年来写成的从编号JF1~JF50 50套纪念邮资信封的版式研究方面的文章。
1992 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J)熊庆来(1893 ~ 1969), 云南弥勒人,早年留学比利时、法国。*著名数学家。汤飞凡(1897 ~ 1958), 微生物学家,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国际沙眼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张孝骞(1897 ~ 1987), 湖南长沙人,著名内科和消化系统专家。梁思成(1901 ~ 1972), 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专家。魏楚予设计,1992 年11 月20 日发行,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
时隔五年,集邮专家岳宗武先生精心收录的邮票*力作。 错过了2008邮票鉴赏图典,此次却必不可错失的2012新中国邮票鉴赏辞典。 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的邮票大集,更是邮票投资者不容忽视的邮票收藏全集。
本书主要选载具有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的邮票,其次选载一些可以准确鉴定其邮票上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种类来源者。至于一些邮票上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特征不明显或品种来源不准确者,如中国的生肖猴、生肖鼠等,则不予收载。本书所载外国邮票上的植物动物种类,均是在我国有野生分布、栽培(养殖)或有药用历史的物种。其中植物、动物类药,均按其植物、动物的科学分类系统次序进行编排。关于本书中收载的一些世界及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如人参、银杏、山茱萸、暗紫贝母(贝母)、五味子、梅花鹿(鹿茸)尖吻蝮(大白花蛇)、高鼻羚羊(羚羊角)、虎(虎骨)、原麝(麝香)、苏门犀(犀角)、白犀(广角)等,应注意野生资源保护,严禁滥采乱猎。凡是此类动、植物,必须经过人工大量栽培或养殖者,方可供药用。我们希望这本《邮
《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二战”邮票经典收藏》中介绍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专题的邮票收藏,书中并以各国的邮票来展现“二战”广阔的战争场面和残酷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