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所收录之邮票,其内容包括从1878年发行的套海关大龙邮票,到1949年底之单位及银圆邮票,其中包括各种普通票、纪念票、加盖票、航空票、军用票、包裹票、快信邮票、欠资邮票及限省用邮票,并有各种印刷未发行之邮票,试盖票及错体票等。各种邮票均注明纸张、刷色、齿孔(P)及背胶(G),邮票价格均以“RMB”(人民币)表示,前为新票价,后为旧票价。不过邮市价格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而有所波动,故悦古编著的《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标出之价格,只可作为比较,仅供参考而已。商埠邮票和外国在华客邮票,均因时间关系未能这次同时刊印,只好等修订本再补上,望读者见谅。
《片邮世界》全彩印,通过作者自身的收藏经历,生动地介绍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戳、邮票和明信片的收集过程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换片的平台。
中国的篆刻艺术,概而论之,可分为周秦、两汉的铜印时期与明清的石章时期。明清流派印章艺术的崛起,与青田石等石材被印坛的引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文彭辈将青田石引入印坛,就不可能有辉煌而高妙的流派印章艺术,至少它的进程要被大大地延缓。从材质载体上讲,青田石及昌化、寿山、巴林等印石,撑起了印坛的第二个春天。青田石对印艺的发展是劂功至伟的。 青田石足以令玉称臣。它质地坚而不硬,柔而不粉,色彩丰富,清丽雅致。文人可亲近,可摩挲,可手镌,素为历代书画篆刻家、收藏家所钟爱,所向往,所珍藏。 青田石种类繁多,有灯光冻、兰花冻、封门青、黄金耀、金玉冻、五彩冻、竹叶青等100多种,并有着各自的风采。如灯光冻,晶莹剔透,有着寒夜挑灯时的光耀和温馨;如兰花冻,皎洁清纯,似有幽香沁人的风韵;
本书汇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与福建有关的50多套邮票的精彩介绍,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福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书以分类形式组构,分8个篇章逐一介绍邮票的设计艺术、相关的人文背景叙事、旅游胜地的游览线路和邮票的档案材料。
佛像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努力,使得佛像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邮政于2013年6月发行《金铜佛造像》邮票及小型张,展现了这类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大千世界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佛像鉴定家金申执笔,由《金铜佛造像》邮票的设计者夏竞秋进行装帧设计,内插全套邮票及小型张,希望将佛教文化与雕塑艺术之美呈现给读者。 《大千世界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概述、鉴赏、常识、市场投资四个部分组成,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造像遗存,让人们对佛像这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有一定的认识,便于人们欣赏这类精美的古代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