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服务经济与国际化 伦敦纽约上海比较研究》从全球城市发展的背景、路径及特点入手,指明了全球城市的产业特征是以服务经济为主。从金融服务、创意经济、旅游商业服务和零售服务等方面介绍了伦敦和纽约的服务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研究伦敦和纽约服务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布局规律,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海服务经济展开分析,指出了上海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已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索了上海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上海吸引全球贸易投资主体集聚和成为全球贸易投资枢纽节点提出对策和建议。 《全球城市:服务经济与国际化 伦敦纽约上海比较研究》适合产业研究、城市研究和规划研究领域的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德国的经济表现震惊世界。世纪之交,德国一度被讥为“欧洲病夫”。但已不再如此。甚至当多数欧洲邻国乃至经合组织伙伴深受优选经济风暴影响时,德国也始终活力勃发。德国究竟有什么成功秘诀?在这本书里,作者大卫·奥德斯和埃里克·莱曼回答了这个问题。该书从七个关键层面,揭露、解释和剖析德国的经济与社会,如何在优选动荡时期为国家提供巨大托力。这本书探讨是什么使该国绝缘于长期经济衰落,并能充分利用优选化携带的契机而不是沦为受害者。这些洞见可以启发其他国家,进而驳斥优选化导致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必然恶化的失败主义论调。
在《美国制造》中,“全球百位思想家”之一瓦科拉夫·斯米尔介绍了美国制造业在19世纪末的迅速崛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巩固和现代化、在1945年后创造消费社会过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他在最近遭遇的危机。美国制造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国家的故事,《美国制造》阐述了制造业如何成为美国夺取全球经济、战略和社会主导权的基本力量。美国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复兴吗?《美国制造》针对当前解决美国制造业危机的各项对策进行了评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华大博雅政治学精品教丛》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社会观、政治观、劳动观、精神观、群众观、生态观、未来观等,布局合理、内容详实、解读独特,是一部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在经济史中或许没有哪个问题比“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更为重大了。与这样一个重要的疑问相应的是,它也不缺乏解释。很多有见解的人甚至相信这些解释中的若干种。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大分流”之前的两个世纪。在《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中,扬·卢滕·范赞登努力将我们的注意力进一步拉回到历史深处。事实上,回溯得很远,回到了900—1500年这个时间段。这是一个富有启发和裨益的贡献,它向读者开启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无论他之前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信念是什么。
在经济史中或许没有哪个问题比“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更为重大了。与这样一个重要的疑问相应的是,它也不缺乏解释。很多有见解的人甚至相信这些解释中的若干种。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大分流”之前的两个世纪。在《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中,扬·卢滕·范赞登努力将我们的注意力进一步拉回到历史深处。事实上,回溯得很远,回到了900—1500年这个时间段。这是一个富有启发和裨益的贡献,它向读者开启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无论他之前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信念是什么。
本书自1996年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已成为美国许多一流大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材或重要参考书。本收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微观基础的跨期均衡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当中,并成为国际宏观经济学一种全新的主流分析方法,标志者新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时代的开始。 该书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金融理论研究者的参考读物,对干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研究生的教学,推动我国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