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经济表现震惊世界。世纪之交,德国一度被讥为“欧洲病夫”。但今天已不再如此。甚至当多数欧洲邻国乃至经合组织伙伴深受优选经济风暴影响时,德国也始终活力勃发。 德国究竟有什么成功秘诀?在这本书里,作者大卫·奥德斯和埃里克·莱曼回答了这个问题。该书从七个关键层面,揭露、解释和剖析德国的经济与社会,如何在优选动荡时期为国家提供巨大托力。这本书探讨是什么使该国绝缘于长期经济衰落,并能充分利用优选化携带的契机而不是沦为受害者。这些洞见可以启发其他国家,进而驳斥优选化导致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必然恶化的失败主义论调。
何多苓,四川美术学院“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初以《春风已苏醒》、《青春》等作品为代表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的特殊的地位。那一时期何多苓的作品是抒情的、诗意的、神秘的、不可知的……当下何多苓的作品更具个人化,在写实主义的自身语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种当代的可能性。画面神秘、耐人寻味、灰色的色彩微妙而复杂,灵动性的笔触准确的把握了造型,细微的层次感,微妙的灰色和彩色交织,无形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本画册是何多苓根据契诃夫小说《带阁楼的房子》而创作的44连环画,带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契诃夫的《带阁楼的房子》。
比较政治经济学有很多问题,很多疑惑。对霍尔来说,问题在于英、法两国的经济决策模式何以会存在持续的不同模式。二十年了,他基于“组织结构”的回答在今天读来仍然铿锵有力、不管在尊其为开山之作的历史制度主义者,还是其他反对制度主义解释的理论家看来,霍尔的《经济》都是一座大山,你要么倒下崇拜、紧紧地跟随,要么迎面攀登、费劲地挑战。自从有了《经济》这本书,任何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著作都得面对来自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竞争,想要轻易绕过去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当然,对于检验一部经典来说,二十年也许还不够长,那么就让我们中国的读者也来领教一下吧。
本书从个人、社区、地方、国家、地区、全球六个层面分析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政治学的理论流派、研究方法、理论工具和问题领域,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套经济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