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经典漫画》(精装珍藏版)包括《四书》《庄子》《史记》《老子 列子》《唐诗 宋词》《六祖坛经 禅》《孙子兵法 韩非子》《世说新语 菜根潭》等8部作品,都是蔡志忠为中国古籍经典所配漫画而成,将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学巨著以浅显易懂的白话和漫画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激发读者对古籍名著的兴趣,进而览阅原典,为读者启开中国古典宝藏的文化殿堂。
近年来,几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再一次将全球化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人们开始思索,全球化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全球化真的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能够实现全世界共同发展的目标吗?《全球化的悖论》用大量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全球化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推动全球化的方法,错的是我们追求的全球化的程度。每个国家都各有其特点,适用于某一国家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想要用一种方法在各国实现全球化是不可能的。此外,一味地拒绝全球化,各国之间会存在难以逾越的壁垒,不利于各国共同发展;而过分推崇全球化,会将某个地区的危机无限放大,最终变成世界性的灾难。所以,《全球化的悖论》要告诉我们的是: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恰当的方法推动全球化;要推行适度的全球化,充分发挥出全球化的优势。
日本首屈一指的人设绘师副岛成记精美画作尽数收录,当红作品《PERSONA 3》《PERSONA4》名角色荟萃,更有独家访谈揭秘日本游戏角色设定的工作秘话,160P全彩画集,收藏价值无可比拟!
中国古人关于世界秩序的设计是“天下一朝贡”秩序一一以华夏为中心的一元等级性国际秩序。“天下”是中国古人关于世界秩序的概念,而朝贡体系则是“天下观”的制度体现。历史上,东亚各国共享儒家“天下观”,这是东亚“天下一朝贡”秩序及体系存续的观念基础。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力量对比的结果,“天下一朝贡”秩序及体系的存续也依赖于物质与军事力量。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威斯特伐利亚世界体系与“天下一朝贡”体系相碰撞,从外部摧毀了后者。中西世界体系及秩序的冲突是中西两种文明及世界秩序观的冲突。“天下”世界秩序观与西方近现代世界秩序观在文明基础、价值理念、秩序设计、哲学思想及逻辑假设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目前,中国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变量。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以及避免中心化的“天下观”叙事与等级化的“
全球资源,从概念界定上去区分就是两大类:自然禀赋和人文禀赋。在当今世界,自然资源已不再是国家竞争力的最终决定因素,只有具备了人文禀赋的资源,比如占有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才可以站到所有领域至高无上的塔顶,当然这必须放在数十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 中国拥有什么?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没有优势。从自然和人文禀赋的资源上去比较,上百类资源综合排比,中国排名第二位的不超过十项。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大国,推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体制优势!体制也是一种资源。凭着这种体制优势,中国三十年来年平均以百分之八以上的速度增长。 在全球资源背景下,中国如何采取合适的战略,扬长避短,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全球资源分布与配置》研究的目的,《全球资源分布与配置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专业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非常广泛,这也使得目前我们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版本不算少,这些教材也都各有特色,并被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所选用。笔者近几年来一直从事《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先后使用过多个版本的教材。从使用的体会来看,还是觉得有必要再编写一本程度适中的教材,以满足研究生《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需要。.几年以前,笔者曾申请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设立的研究生教材出版基金,编写过一本《国际经济学》教材,出版后得到了不少同行专家的好评。几年过去了,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不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都面临着更大的变化和挑战,这次蒙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及孙平先生的邀请,我们重新编写了《国际经济学》,在体例和叙述
从未有一部书把这样形形色色的连环漫画汇集在一起,从美国的超级英雄、英国的幽默漫画,到菲律宾秘传浪漫漫画、南美报纸的政治漫画……在这番旋风般的综览中,读者将得以广泛了解当代漫画的源流、国际性的漫画热潮以及漫画自身巨大的差异性和文化影响。不论毁誉,无可否认,漫画是这个普遍存在的艺术媒介。
《剑与影之歌:瓦斯科漫游历险记(1-4)》由(法)吉勒·沙耶绘著
《解码大萧条时代:1929-1941世界经济灰暗期》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详细介绍了1929年发生的那场世界经济危机,不仅介绍了危机爆发前各种潜在的危机因素和危机中的种种惨状,同时重点对处于危机后长期大萧条中的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和寻找经济振兴之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这使得各国均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导致投机盛行、贫富差距悬殊,最终因投机过度,华尔街金融体系崩溃,并由此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上千上万人失业。危机从美国传导到世界各国,世界经济一派萧条。为了走出萧条,各国纷纷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同时积极培养市场自身的修复机制。这两方面的努力成为经济复苏的良药,尤其在
本书从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需要出发,从全球的视角,对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经验、通行的做法、政策体系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演化规律、欧洲关税制度变迁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演化、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贸易促进机制、传统殖民地型自由港政策体系、韩国经济转型与自由经济区的发展、自由贸易港区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体系、自由贸易港区的投资政策体系、自由贸易港区的金融政策体系、自由贸易港区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
《步履集——陈振汉文集》是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陈振汉先生的一部经济史学论文集,该文集分为两部分:部分“经济史学概论讲义初稿”,为先生在1982年秋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开设的经济史学概论课程的讲稿,综述了经济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对西方经济史学的流派演变、历史发展脉络及学术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梳理,是一篇珍贵的文献,对经济史学研究者了解西方各国经济史学的源流与演进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经济史学论文”收录了先生在经济史学及方法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1篇,上自发表于1941年美国《经济学季刊》的《美国棉纺织业成本和生产率的地区差异(1880—1910)》,下迄1998年完成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史研究》,时间跨度近六十年,几乎涵盖了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本文集的附录部分是先生1957年主笔的《我们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