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普洱茶爱好者的品茶手记,内容涵盖普洱茶的历史、作者个人喝茶心得、普洱茶市场分析等内容。本书以作者对普洱茶的个人感悟入手,提供一个全新的非普洱茶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待普洱茶这样一种“越陈越香”、“可喝可藏”的茶。然后逐步讲述作者个人藏茶心得、对普洱茶市场的体验等。让读者明白,原来喝明白普洱茶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而家庭存茶、投资一样是可以实现的。
《吃茶笔记》主要内容包括:湖水滋润的白茶、太姥山传奇白茶、路过古丈喝杯茶、龙脊饮茶偶感、上海的一抹茶绿、情系佘山兰茶、金山翠芽中泠泉、和着梵音飘拂等。
杨中跃编著的《新普洱茶典(精)》系统介绍普洱茶定义、原料、制作、存贮,首次揭示普洱茶变化原理、香气及茶气原理,首次揭示普洱茶越沉越香的存茶奥秘,系统介绍普洱茶冲泡与品鉴技法,本书可供茶文化爱好者赏析。
6大茶叶品类,20个产茶省区,127种名优茶。南起北纬18°的海南榆林、北抵北纬37°的出东青岛、西自东经94°的西藏易贡、东至东经122°的台湾东海岸、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中国所有产茶省区,构成一幅中国茶的自然人文地图。
“茶叶之路”,是清代山西商人开辟的一条绵延200多年的漫漫商道。它是继汉唐丝路以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辉煌壮举,与丝绸之路同样彪炳史册、光垂千古。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传播了中华文化,牵系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茶叶之路”纵贯戈壁大漠,输送了华夏特产,弘扬了神州赤子和谐友善、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茶叶之路”的开辟,是封建王朝时代难能可贵的民间大规模远途商贸活动,是晋商进行国际贸易的大手笔,是突破统治者禁锢的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是儒商义利谐调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展示。
01-《陈年茶韵》老厝墙角挖出的百年老茶,窖藏老瓮“出土”的珍藏茶,百年茶庄的沧海遗珠,阿公家传的老茶……陈年茶不单是茶中文物、中国茶发迹世界的见证,还是满载人情、历久弥新的日常好物。陈年茶有着岁月浸润过的色泽,茶质在时间的洪流中由新鲜渐渐陈敛,带来独特的回甘……书中从陈年茶的好滋味谈起,点出品茗及鉴赏陈年茶的关键。从茶叶经时间转变的判别,到了解其茶性及相应的茶器,以及茶叶包装上符号与图像的演化发展,娓娓道出丰厚时间所赋予陈年茶韵,并以作者三十多年品陈年茶的经验分享,引领我们体验一场以文字承载的品茗之旅。02-《银器掇香》01-《陈年茶韵》老厝墙角挖出的百年老茶,窖藏老瓮“出土”的珍藏茶,百年茶庄的沧海遗珠,阿公家传的老茶……陈年茶不单是茶中文物、中国茶发迹世界的见证,还是满载人情、历
“茶叶之路”,是清代山西商人开辟的一条绵延200多年的漫漫商道。它是继汉唐丝路以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辉煌壮举,与丝绸之路同样彪炳史册、光垂千古。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传播了中华文化,牵系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茶叶之路”纵贯戈壁大漠,输送了华夏特产,弘扬了神州赤子和谐友善、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茶叶之路”的开辟,是封建王朝时代难能可贵的民间大规模远途商贸活动,是晋商进行国际贸易的大手笔,是突破统治者禁锢的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是儒商义利谐调的商业文化的真实展示。
《凤凰单枞》全面介绍了我国乌龙茶的名品——凤凰单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介绍了凤凰单枞产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域分布、茶树的株系及其品质特征,及凤凰单枞的品质特征、制造工艺、品质鉴别和冲泡技艺。本书对凤凰单枞的爱好者和凤凰单枞历史的研究有的参考作用。
《吃茶笔记》主要内容包括:湖水滋润的白茶、太姥山传奇白茶、路过古丈喝杯茶、龙脊饮茶偶感、上海的一抹茶绿、情系佘山兰茶、金山翠芽中泠泉、和着梵音飘拂等。
本书把历代问世的茶书按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给予全文登录,并作了详细的校对和注释。全书共收录历代茶书近120种(包括辑佚),是迄今为止对中国茶书遗产所作的最完备的清查、鉴别、收录和校注。极大地方便了今后研究茶史、茶文化者的检阅使用。
内容简介
6大茶叶品类,20个产茶省区,127种名优茶。南起北纬18°的海南榆林、北抵北纬37°的出东青岛、西自东经94°的西藏易贡、东至东经122°的台湾东海岸、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中国所有产茶省区,构成一幅中国茶的自然人文地图。
6大茶叶品类,20个产茶省区,127种名优茶。南起北纬18°的海南榆林、北抵北纬37°的出东青岛、西自东经94°的西藏易贡、东至东经122°的台湾东海岸、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中国所有产茶省区,构成一幅中国茶的自然人文地图。
本书介绍的就是茶,从饮茶到茶道、茶的演变的三个时期,煎茶、抹茶和淹茶。煎茶、抹茶和淹茶代表了中国的唐代、宋代和明代的精神茶道的鼻祖陆羽三个朝代的茶的理想对于后来的中国人,茶是一种可口的饮料,但不是理想在日本,茶是生活艺术的宗教。紧接着第三章阐述的是道和禅,即禅和茶的关系。本书对茶的艺术作了鉴赏。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