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杭州研究丛书》推进的过程中,杭州文史研究会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的宗旨,从具体每一部书的研究思路到写作提纲再到成稿,都组织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严格评审,各位作者根据评审意见数易其稿,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为了力求达到一个总的目标:要使这套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专著在学术上能够经得起检验,在时期内体现民国杭州研究的水平。至于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有待于各界人士的评论指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套民国杭州研究丛书的推出,.必将对以后的民国杭州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今日杭州是历史杭州的传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历史阶段,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纵深研究,不但大大丰富了杭州的历史文化,而且其所揭示的历史轨迹能够为当前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
煤矿、窑洞、黄土高坡……这是山西在大多数人心里的印象,其实山西有太多精彩不为人知。山西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山西中部的旅行,很受欢迎的是大院游。晋商于明清之际崛起,并着力经营其居所,于是留下了乔家大院等北方民居的代表作。春日来黄土高坡,观赏怒放的杏花、桃花和壶口瀑布的桃花汛;夏天的晋东南凉爽舒适、山美水美,是徒步五台山的好时候;秋天是属于吃货的季节,大枣、苹果、梨子正在成熟;冬天逛逛庙会,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 《山西》(版),带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一个你不知道的山西。
该书以通俗活泼的风格解读成都武侯祠中被广泛热议和争论的疑问,刨根问底,溯本求源,揭示祠内文物所承载的民族文化血脉中的基因和核心价值。该书是国际知名的本土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和积淀的成果,其集结出版,能发挥传播三国文化、增强文化交流、展现成都意蕴的重要作用。
在漫游者的世界中,有一些地方会是他愿意停留并永远怀念的。泸沽湖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泸沽湖,就像走进传说。 那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从城市的日常和书本的干枯里,豁然进入水灵灵的民间传说,进入传说所本的活生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型中。一个地方成为一个外来学者生命经历中的一部分,一个外来者成为当地人生活和传说的一部分,对于这个地方和这个学者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这部现在公诸于众的著作是作者研究中国西部的系列著作之一。它叙述的是云南西北部、西康、西藏和四川西南部的纳西人(汉人称之为麽些)所居住的地区。严格地说,已有人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地理学的探险考察,但这一带的一些区域还包括一些很少为人所知,顶多只有两三个欧洲人(包括笔者在内)考察过的地方,如四川西南部的五所等。 本书中的历史部分基于很多汉文原书,很难一一列举。在书中的注释和所附的引文出处中,读者可以看到本书所引译的汉文史书,也许这难以完全满足读者的愿望,但对那些熟悉中国地理和历史文献的读者来说,要找到这些史书是不难的。当然,书中所引述到的很多地方志书,可能在我的个人藏书中才能找到。
古老而时尚的杭州,早已以“天堂”的盛誉闻名于世。而天堂里的阆苑仙葩,则毫无悬念地非西湖莫属。作为杭州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经过近两千年的辛勤开发,西湖秀美的湖光山色,悠远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延续的文化传承,真实厚重的文化史迹,多彩包容的人文价值,雅俗共赏的文化品位,早已使其成为具有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并以独特的文化景观被世人认同、称道、仿效和熟知。她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精英和包括东亚地区众多文化交流学者魂牵梦绕的文化圣地。如果说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品格的延续,决定于其文化传承的完整和深广的话,那么历史对杭州西湖简直是太垂青了。世世代代灿若繁星的文化名人和活跃于巷尾街头的说唱艺人,在西湖文化的浸淫和抚慰中,将西湖的文化基因安排得传承有序、载籍丰衍、研究深入、考辨有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