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和2016年,作者两次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到杭州,将沿途的所见所闻用照片记录了下来,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更突出了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为作者游历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冰岛、马其顿、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记,但它不仅仅是游记,还有作者以文字呈现的从自然风光和与各国普通百姓交谈中获得人生的感叹和感悟,给国人打开了一扇难得的观看异域风光的窗,让人开阔视野,在书中看无限风光。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时一种思想不断自我茁壮的方式。相信读者能通过《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优美的文字获益良多。
喜马拉雅五条沟为樟木沟、吉隆沟、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这些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集合,将西藏的旖旎自然风光、迥异的风土人情尽袒于世。《喜马拉雅五条沟》这本游记体著作,文图并茂,为中国地理、旅游和考古文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让读者对西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告诉人们:喜马拉雅山脉不只有寒冷,还有绿色、温暖,而这种美丽没有张扬在高山之处,而是隐藏在河谷之中。在西藏高原腹地与南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而在日喀则地区的亚东县、定结县、吉隆县地界上展开的这五条沟,不仅是青藏高原与南亚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是西藏最繁荣富庶之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实则是所有北方未知的土地。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由于可可西里的概念被炒热,以至于大家一度用“可可西里”代替了这片广袤的荒原。实际上,可可西里不论行政疆域还是地理疆域都只是大羌塘这片荒原的一小部分。大羌塘,自由最后追逐之地。 《北方的空地》相信,荒原彼端,云之落处远,方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北方的空地》由杨柳松编著。
《手绘恋物小旅行》一部深入探访的京都城市体验绘本志。京都,永远令人憧憬的城市,作者想要更深刻地体会在这里旅居的滋味,一笔一笔画下所有片刻,描绘出独特的旅居地图。摆脱观光客的旅游路线,不为朝拜所有名寺,只为体会当地的平凡生活。忠于原味地探访私心爱物,新锐插画家Fanyu不似同龄女孩喜爱追求时髦新事物,拥有的是独具品位细节的“老灵魂”。骑着自行车穿梭往来于这城市的各个角落,的每日午睡片刻,在超市商品货架前流连忘返,带着新淘到的书在咖啡店度过边阅读边绘画的下午时光。比起在京都“旅行观光”,也许这是更专注在体会京都“生活”细节、文化细节。
《地球角落 典藏版》是一本将带领你游历世界的书。在此,你将跟随科考学者、记者、摄影师的视角,抵达一个个妙不可言、可能一生都无法造访的地球角落。这里有硝烟散尽的中欧旧梦、南极冰川下的宝藏、神秘古老的玛雅文明、广袤非洲的动物王国,还有亚马孙雨林中探险家们的噩梦——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信念在此交相上演,述说着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如何改变地球,最终又注定要被环境所塑造的亘古故事……就让思绪跟随这本《地球角落 典藏版》暂时逃出都市,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这场充满冒险精神的壮丽旅程,必将不虚此行。
我们夫妇二人二十岁以前便互许终身,其后虽然经过八年远隔万里的分离及种种曲折的经历,最终结为夫妻,但我们的性格和所学迥异,一个学理科,后来运筹商界,奠定家庭经济基础;一个学文学,似魏晋文士,口不言阿睹。可是我们却有一个相同的志趣,就是旅游,但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到游入罕至的偏远地方去寻找异常的经历。退休以来,我们就选择去这样的地方观看它们与众不同的景色,体验它们独特的风情。回来以后,意犹未尽,一个拿出她的秃笔,试图把所见所感形诸笔墨,一个拿出他的相机,整理和挑选 能真切反映所到之处的影像,二人合力织造一件可供自己回忆也能为他人借鉴的作品——一本书。 这本书最早的旅行是非洲,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我们醉心于在非洲的大平原上和斑马、羚羊及大象并驾齐驱的近身接触,夜晚听着远处狮
本书是关于张大千的专著,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部分《〈己巳自写小像〉题跋释文与作者简介》,将张大千《己巳自写小像》上的题跋分别释读,并对三十二位题跋者各各予以介绍,这些介绍以人物生平轶事、趣事等为主,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第二部分《张大千一九二九年大事记》,对张大千一九二九年发生的主要事迹进行了记载叙述。第三部分《张大千自画像之功能与意义》则是研究张大千自画像的专文,是对部分很好的补充和深入。
位于苏州城东北处小新桥巷里的耦园,即便在苏州园林中,也是一处特别令人欣慰的被世界文化遗产所指定的名园。 全园分为三个部分,位于中部的旧居住部把东花园和西花园隔开。东花园中央的一处大规模的黄石假山非常古老,相传是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的名为“涉园”的遗迹。 耦园的园林建筑也充满了特色,飞檐的装饰既优雅又美观,走廊墙面上的漏窗风雅至极。与东花园黄石假山相比,西花园可以让人欣赏到太湖石假山的特色。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耦园(耦通偶意),即可以说,耦园呈现出与夫妻园相般配的形态。 在东花园东北部的双照楼,是我组织的日本庭园研究会在1983年初次访华时,与苏州园林学会举办过学术交流会的令人回忆的场所。 我相信,自那以来我无数次地来到耦园,举起相机的摄影成果都浓缩在这本写真集里了
十年,每一个秋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在路上。他们爱摄影,爱旅游。当大家还在抱怨传统旅游景区人潮汹涌、旅游体验不佳的时候,他们另辟蹊径,去那些相对人少、风景却的地方。他们不跟团,不盲从,从计划到出发,从开始到结束,所有人都积极参与,分享整个旅程的快乐。他们跨过山川与大海,和美好的景色、可爱的人们相遇。璀璨的星空,漫天的彩霞,无垠的草原,雄奇的雪山……这是属于他们的旅途记忆。三石头著的这本《十年旅途(在的秋天出发)》不仅是一本旅游参考指南,也像是一次大型的旅行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