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来说,朱宪民很早就体认到了影像的纪实价值。收集在这《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像》里的图片就是明证。作为一种摄影行为,朱宪民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他是旁观者,冷眼热风,江天世界。同时,他还是见证者,一点一滴地、一下一下地把空间中的变化凝固成结实的平面,然后呈现给那些对历史永远怀有敬意的人们。如果我们被朱宪民留存的镜头所感动,那就无异于通过观看把隐藏在他影像中的意义给释放了出来。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也更有成就感呢?
罗伯特·杜瓦诺迷人的黑白照片让巴黎的魅力永世流传。杜瓦诺为巴黎所深深倾倒;这座城市既有安谧静美的怀旧感,也有熙熙攘攘的现代感,这为他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万花筒式的背景。杜瓦诺在捕捉日常生活的诗意方面有着非凡的天才,从一个优雅地遛着狗的女人到一群过街的小学生,再到那个的市政厅前的亲吻,他有着一双善于捕捉幽默感和辛酸感的眼睛,正是这种眼力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为大众所喜爱。 本书由罗伯特·杜瓦诺的两个女儿安妮特·杜瓦诺与弗朗辛·德鲁迪耶精心编选,她们从继承的40万张照片中精选出560张照片以飨读者,其中许多照片都是次得到出版。全书还穿插了从杜瓦诺的私人笔记中摘选出来的语句,这些文字富有智慧,让人一窥杜瓦诺的精神世界。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 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个人成就奖,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摄影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自198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9届,共有284位德艺双馨的摄影家、理论评论家、编辑家和出版家获此殊荣,在摄影界“出作品、出理论、出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千多年前上海已有人类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地名也有两千多年了。政区和地名的历史十分长远,内涵相当丰富,记录着上海这座城市生命的履痕和密码,寄托了世世代代上海人民的心意和情感。为及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新貌,本市于2006年编纂出版了《上海市政区地名图集》。
如果说胡武功在影像上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和朴实,那么他在思想理论的探索上则像一位执著热情的战士,他以不懈追求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影像革命。20年前,他和他的同道回顾和梳理了新中国40年来的《艰巨历程》,20年后,他又为呼唤《中国人本》而殚精竭虑。胡武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摄影文化的反思与呐喊。这一切与他的影像一起奠定了他在摄影界的地位。30多年来,胡武功用诚实的方式专心致志于记录关中乡村的生活演变,记录堪称历史性告别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为社会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了解两个世纪更迭之时的民间关中提供了一幅幅最可信赖的原生资料。在他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后面,寄托着他对现实状态入木三分的揭示,饱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22位摄影师提供关于城市的影像作品,“盲配”22位作家对此自由地进行更拓展性的深度表述,是一份忠实且饱含温情的记录,意在唤醒、再现、重写一种根植于城市经验的时代缩影及其中集体或个人的境况——回望并阐释城市的不同历史阶段,观察今日之大都市,记录城市空间的变迁更新,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市井纵深之处普通人的生活,捕捉城市独特的、丰富的生活气息或气质。此次落脚上海,其意义不仅在于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有太多的故事等待被人们发现和重写,还在于上海的典型性也得以让人进一步思考城市与人关系。
《浙江日报》、《温州日报》都整版介绍了《温州老照片(1879-1949)》成书过程与其中的艰难曲折。热心的读者纷纷将自己保存的认为有相当意义的照片送来,并报来了一条条关于历史照片的线索与渊源。温州收藏市场上,老照片的价格也飞扬直上,成倍增长。这一切都显现出一本书的力量。 《温州老照片(1949-1978)》承续上一册的编辑思路,一如既往地记录了这一岁月中温州各类事件的形形色色、各类人等的喜怒哀乐、以及风土人情的变迁与存亡。作为叙述温州近现代史的篇章,酸甜苦辣,杂陈其中,任人叙说。
《酒坊》写了:一个人生活在四川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而有些东西尽管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是我们却无法伸手触及,它始终以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很远的地方诱惑我们。比如酒,我们几乎每都能够碰到,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把酒说得明明白白,更没有机会接近酒的作坊。从粮食到酒的酿造过程是无比美妙的,倘若可以身临其境,也许并不亚于我们在畅饮时所获得那种飘飘欲仙的愉悦。
从某种意义来说,朱宪民很早就体认到了影像的纪实价值。收集在这《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像》里的图片就是明证。作为一种摄影行为,朱宪民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他是旁观者,冷眼热风,江天世界。同时,他还是见证者,一点一滴地、一下一下地把空间中的变化凝固成结实的平面,然后呈现给那些对历史永远怀有敬意的人们。如果我们被朱宪民留存的镜头所感动,那就无异于通过观看把隐藏在他影像中的意义给释放了出来。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也更有成就感呢?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个人成就奖,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摄影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自198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9届,共有284位德艺双馨的摄影家、理论评论家、编辑家和出版家获此殊荣,在摄影界“出作品、出理论、出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浙江省文联和桐乡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和徐肖冰·侯波纪念馆联合承办的2017浙江纪实摄影大展,旨在鼓励浙江摄影师从现实的维度出发,立足本土,深入关注浙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现状,推荐摄影创作中的优秀专题作品,为浙江省内优秀摄影师搭建展示的舞台。 《从现实的维度出发:2017浙江纪实摄影大展作品集》为2017年浙江纪实摄影大展的获奖作品集。
《陆家嘴:城市前沿空间》艺术地描绘了陆家嘴城市空间经历的的历史性飞跃,反映了陆家嘴所包含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真实地再现了28平方公里内陆家嘴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本书不仅仅诠释了时代发展对城市时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当今世界城市空间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 《陆家嘴:城市前沿空间》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以丰富的信息量记载了历史辉煌的瞬间,表现了强烈浓厚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不同空间,不同形态的景观风貌以及最能展现城市精华,塑造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折射出城市在动态建设发展中追求相对的整体和谐,反映了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的有序发展。
《艺海摄英 王宗荣摄影作品集》是摄影师王宗荣著的个人摄影作品集。收录了王宗荣摄影40多年所创作的摄影佳作。追光逐影是王宗荣的业余爱好,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定格方寸之间,是他的心愿。作者畅游名山大川,观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景色,《艺海摄英 王宗荣摄影作品集》中收入了作者在国家、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