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的旅行是在寻找自我,那么两个人的旅行则是在完善彼此。至于旅行的目的地,更是天高海阔,无远弗届。本书向大家推荐了全球80余处浪漫旅行地,无论是著名旅行胜地还是隐秘的世外桃源,你可以与爱人可以选择令人心动的目的地,从加勒比海和印度洋中神奇热带岛屿的白色沙滩,到世界最热门的山地景区中同样无瑕的皑皑白雪;或从艺术之都或宁静村庄,到狂野而迷人的亚马逊雨林和非洲原野,每一处都不会平凡! 书中有令人向往的精美照片和旅行计划所需要的诸多信息,并推荐同样令人惊叹的酒店。有爱人在身边,旅行就成为极为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还等什么,挑选目的地,与心爱的人一起去旅行吧!
在信息数据爆炸、过度刺激消费的现代社会,在钢筋水泥遍布、永远行色匆匆的现代都市,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想要获取一种更深层次的智慧来获取内心的平静。很多人在 繁华 过后的空虚中期盼着远离尘嚣,而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那些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不只存在于书本和梦想中,它们真切地存在于这个世界 作者精选了这世界上人迹罕至的22处景致极美的世外桃源,它们或在纳米比亚沙漠、或在阿拉斯加荒漠、或在喜马拉雅山脉间。所处地点的偏远赋予这些 世外桃源 在经度及纬度上的远离 尘嚣,而这环境又使得前往停留的人们感受到空间与孤独带来的力量。 在一切追求速度的碎片化时代,没有什么比能够慢下来感受自己的内心而更加值得珍惜的了。 所以,本书讲述的并不只是去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旅行
《唐师曾黄河的联想》讲述了唐师曾描述黄河,不选高高的自然源头,不选滔滔的入海口,而是蹒跚鸭掌独步陕西。用鸭眼搜寻伏羲、女娲、文王、周公远逝的背影。用鸭脑揣度老子《道德经》、玄奘《瑜伽师地论》潜含的玄机。他趴在司马迁坟前放声大哭,咧开鸭嘴盛赞“为了嘴巴,丢了,司马迁是中国位敢讲真话的记者!”
陈荣辉,1989年出生于浙江丽水,2011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为澎湃新闻SixthTone视觉总监。 我是一名媒体的报道摄影师,但是我觉得自己是一位“非典型”的报道摄影师。2016年末到2017年初,当我在零下30摄氏度,扛着大画幅相机行走在茫茫白雪中时,我一直在想,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让我们失去了观察的能力,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种静默的能力,可以更慢一点,可以更安静一点。 我认为摄影不仅仅是猎奇或者是寻找所谓的剌点,而是对当下世界有一种自己的看法。 我可以很激烈,也可以相对温和,但是我表达出来的姿态和价值观,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我认为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然后用我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的很多同行都开始放弃用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他们开始用视频,用VR、360度全
《影响》是作者郑传烈和黄妙真2004年至2015年行摄于外的摄影作品选集,共分三章。其一是“与天和”,作品呈现世界各地旖旎风光和自然生态;其二是“与人和”,作品表现各色人物和社会风情;其三是“心和”,作品展示了心灵的话题。摄影作品是将事物定格于瞬间的姿态,是静态的。而“响”是声音,是动态的。优雅婉约的风光作品似乎其中也传出轻柔抒情的天籁之声;严肃深沉的人文作品似乎其中在奏着震撼心灵的交响乐曲。
《莲宝叶则·曼扎湿地》是一本以阿坝县的风光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阿坝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长江、黄河支流分水岭河源之地带,作者刘华、用旦以神山、圣湖,田园民居为题材,进行苦行摄影,忘情于山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敬。
从《吠盲》到如今的《呼吸》,邬树楠总是能将特定而有限的素材,提炼为交织着转喻和隐喻的个人化图像,越过了生活的逻辑,陷在混沌深渊般的精神逻辑里。这些照片不是命名的游戏,而是认知的替。这本《呼吸》为青年摄影师邬树楠的个人作品集,由CIPA画廊靳宏伟先生支持出版,知名策划人姜纬执行策划,是为中国青年摄影师面向海外,走向世界的一种创新尝试。作品内容为人工花的肖像化描述和动物园生物的尊像。
《哈尔滨历史建筑:犹太人足迹领事馆印象》是一本以哈尔滨犹太风格建筑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哈尔滨保存了很多犹太人当年在这里修建的教堂、学校、开办的银行、医院等遗址遗迹。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建筑遗存,人们可以看到当年犹太人在哈尔滨这块土地上生活创业的足迹和时代发展哈尔滨的变化。
《唐师曾黄河的联想》讲述了唐师曾描述黄河,不选高高的自然源头,不选滔滔的入海口,而是蹒跚鸭掌独步陕西。用鸭眼搜寻伏羲、女娲、文王、周公远逝的背影。用鸭脑揣度老子《道德经》、玄奘《瑜伽师地论》潜含的玄机。他趴在司马迁坟前放声大哭,咧开鸭嘴盛赞“为了嘴巴,丢了,司马迁是中国位敢讲真话的记者!”
《三江源》画册的一帧帧图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激越却又苍凉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用4年多的时间把它编纂完成,而《三江源》的摄影作者郑云峰先生,却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他用生命挑战极限,用镜头记录了三江源的美丽与忧伤。他的目的是警示世人:我们的三江源是和不可再生的,我们将如何保护、善待这块土地,已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书为一部摄影作品集,收录了作者桑金伟在1975年到2000年之间用胶片相机记录下的慈溪风土人情、世相百业。全书从“大海赋予我们土地”“慈溪因棉花建县”“手工业,慈溪工业的起点”“百姓生活草根杂事”“远去的老街巷”等方面,将镜头深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慈溪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当年镜头中这些画面,也同胶片相机一样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作者整理修复这部分老照片,以此记录慈溪历史的变化,寄托自己对故土的乡愁。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理想主义的践行者、摄影家严明,二十年如一日,跋涉在苍茫大地、山河旷野,宁夏镇北堡影城的假桃花、泰山之巅微弱的小灯箱、嘉峪关雪中翩然的舞者、四川安岳因千年风化而面目模糊的佛像、湖北宜昌长江边独自怅望的青年……严明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拍下无数令人动容的画面,这些作品自然端庄,无不流露出摄影师对这个国家传统人文景观、精神风貌的悲悯和思辨。了解严明以往作品的读者还可发现,新摄影集呈现了摄影家近年来新的视觉探索和新风格的演进走向。 作为侯登科奖得主严明的诚挚新作,本书收录了2007年—2021年严明拍摄的、从未正式结集发表过的108幅作品,这些作品是严明走南闯北多年用摄影诠释人生的典藏,是他用生命中的光景置换的定格瞬间,是严明亲手交还时间的礼物——他的过往、他的昨天堂。
《理解曝光》自面世以来一直是美国的经典摄影图书,作为该系列书的全新升级版,本书更新了百余幅高清样片及实用拍摄技巧,旨在激发读者的创作灵感,帮助读者摆脱“自动”模式的束缚,拍出曝光精彩的影像。 延续了之前的写作风格,本书以风趣、易懂的语言向读者揭开曝光的神秘面纱,清晰透彻地讲述了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与曝光的关系。此外,本书还额外新增了两个很好重要的主题,一个是如何轻松使用便携式闪光灯拍出好照片,另一个则是如何使用手电筒创造性地拍摄光绘涂鸦作品,以激发读者的创作灵感,尽享摄影曝光的乐趣。 本书不但是想要理解和掌握曝光技巧的初、中级摄影爱好者的读物,也能启发职业摄影师拍摄作品。
《菏泽牡丹》是一本以牡丹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是中华民族美好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菏泽牡丹的种植始于隋唐,明清以来甲于海内,在各地的引种和传播。《菏泽牡丹》这本画册收录了牡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三大类别。详细展示了牡丹的方方面面。
追捧治愈系良品、小清新超人气经典之续作 告诉您《家庭日记1》之后,森友治一家又发生了什么 毫无雕饰。至真、至纯,让您的心像棉花糖一样被融化 内容均来自于日访问量高达7万次的超超人气博客 《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2》是《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1》的续本,是这个日本普通家庭的又一部生活摄影日记。摄影师森友治继续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家四口以及两只爱犬的日常点滴。《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2》中的主要人物为:森友治(爸爸),阿达(妈妈),小海(长女),小空(幼子),豆豆(爱犬1),糯米团(爱犬2)。本书延续了部的温馨和小清新风格,共收集照片224张,照片时间跨度为2007-2008年。 《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2》与部相比,两个孩子已经在不经意间长大了许多,女儿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儿子也
《宁波人家》以图片和文字相交融的方式记录了138个家庭人物故啊。 和你我一样,他们居住在这座城市, 他们足你的同事,邻居,好友,父母,兄弟姐妹…… 或许,就是你。
从巴黎开始,一直到日本的大阪、神户、新宿和逗子,森山大道著金晶译的《犬的记忆终章》中日本摄影大师森山大道讲述一个个城市中的人物、风景和记忆,如同《在路上》中的公路旅程,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中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和精神之旅。“人类皆旅人,人生即旅途”,森山大道诉说随时可能相遇又随时可能离别的人生正见。如果记忆和影像终究是一场幻觉,那么记录下来的,唯有我们真实流浪过的生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