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中国历史地理中的若干专题,以数种景观为载体,介绍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化要素、重要人物、风土人情、民间传说,讲述其历史地理变迁、文化渊源、发展脉络及历史沧桑,探究这些景观所负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本书介绍的对象为中国古代关隘。 雄关,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带有浓厚而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负裁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在中国历史文化演变中占有着相当突出的地位。遍布九州的雄关犹如洒落在中国传统景观地图上璀灿绚丽的珍珠,无数文人骚客为此创作了难以数计的诗词歌赋,无数雄关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书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关隘,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从而在更深程度上挖掘雄关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
本书以地域为经,时间为纬,纵横展现了几千年来我国历史孕育的灿烂文明,再现了当时辉煌的历史瞬间,其内既有世纪建筑工艺典范,又有祖国的自然美景,本书贯以精美的图片和详尽的文字介绍,全方位的展示了她们动人的风彩和无尽的魅力,向世界证明了她们被列入“世界遗产”是当之无愧的。
毛泽东是一位天生的地理及智力方面的探索者。从韶山到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在中国版图上匆匆地行走。中国20多个省份的城乡留下了他的足迹;从韶山的农家小屋,到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窑洞,再到中南海游泳池,他住过的地方在1000处以上。 地理因素影响着毛泽东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本书正是试图将这种关联揭示出来;揭示毛泽东的足印曾跨越哪里,那里又发生了什么?试图融合时间与空间这两条轴线,探究毛泽东的思想形成与演进。并试图做到以历史随笔式的文字,发现地理,经纬历史,缩放事物。
《最后的伊甸园 走进神秘的南太平洋群岛》一书系两位作者于2016年11月底搭乘凯撒旅游的首次包船,遍历南太平洋十一座岛屿的游记。全书图文并茂,为广大读者揭开了南太平洋诸岛的神秘面纱,畅游其间,你会看到: 塞班(Saipan) 七彩的海水、幽深的蓝洞、恬静淡然的原住民。在这里与沉舰共舞、望鸟岛怀古,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 所罗门群岛(SolomoIslands) 远古的排箫、足球的王国、喊声伐木的传说、即将逝去的天堂。在这里穿梭于森林、触摸着幸运,品尝热带雨林的诱惑。 瓦努阿图(Vanuatu)水下的邮局、蹦极的滥觞、沁人心脾的卡瓦酒、面具雕刻的乌托邦。在这里看神秘仪式、品原始风光,破译幸福指数的密码。 斐济(Fiji)古老的群岛、无癌的天堂、横跨子午的迷思、无处不在的微笑。在这里净化心灵、返璞归真。 汤加(Tonga)神奇
本书是《齐鲁民俗丛书》其中的一本,难得的亲切乡土教材。作者山曼等人深入民间细致调查、忠实记录,继而组织材料行诸文字,配合照片与图画,生动鲜明地展现了山东民间玩具的独特风格,使人们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窥探出山东人的别样风情。书中描述了胶东绣花荷包、绣狮,潍坊杨家埠风筝,滕州木玩具十八般兵器等众多典型的传统特色玩具,意象丰富、趣味充盈。
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读者(即游客)寻找旅游景地中的“精华”。我国的旅游胜境浩若烟海,风味美食和地方旅游特产不可胜计,常常让旅游者眼花缭乱,游人迫切期望能得到具体的指导。《中国精华游》从实际出发,对各地“必游的旅游景地”进行了认真“解读”;对各地“应游的旅游景地”进行了全面梳理。不玩数字游戏,不搞“定量供应”,有几个最“精华”的景地,就列几个“必游”的地方,其他精彩之处,也能让你“遍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 《中国精华游》的另一个“精华”之处,还在于它的原著作者队伍之“精”。《中国之旅热线丛书》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它汇取了一大批旅游文化界的精英——或称之为“精华”。像北京的杨澄、上海的沈以澄、山东的李存修、山西的李彬、江西的张韶文、陕西的黄启勋、安徽的武旭峰……莫
北京城里,哪里求姻缘最灵验? 哪里能寻到绿皮火车的踪影? 哪座古刹值得造访?又有哪座道观至今香火未断? 北京为什么只有二环,一环在哪儿? …… 《北京秘境2》不仅仅是北京文化观光指南、了解北京城市发展与保护的读物,同时,它也是重新体验和发现当下北京的最理想读本。 TimeOut北京 中文版杂志的“北京秘境”栏目,在近五年时间里,陆续向读者展现了上百个散落在北京城中的文化遗迹与历史遗存,本书精选了48处收录。
《谷物》(Cereal)是一系列专注旅行与生活的读物。提供的深度阅读体验,也是视觉盛宴。它根植于我们对旅行、对阅读、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也根植于我们的信念:认识更多新的美好的事物,将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本期《谷物07:刻意疏离》,Cereal谷物探访了澳大利亚悉尼、沃根谷,英国伦敦,还有巴厘岛和斯里兰卡,切身感受悉尼的户外游泳文化、健康闲适的生活方式,探究曾经的雾都伦敦变身花园城市的美丽秘密,体味巴厘岛的轻奢时光和斯里兰卡的锡兰茶道。事实证明:没错,阳光、海滩,野生动物,做一个光彩照人的早起者,这就是悉尼!平易近人的绿色花园和公共空间,随处可见的博物馆、画廊和音乐厅,这里的确是伦敦!……真的很高兴见到你,发现之旅已经启程,快上车吧,朋友。插曲部分以艺术和设计为主题,介绍了乔治亚·欧姬芙的
2020年是沈从文诞辰118周年,中国国家地理组织采风团队重走大师1934年的回乡路线,用光影见证沈从文笔下湘西的百年变迁。并邀请数位知名作家以1934年沈从文回乡路线为线索,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并用新老照片对照,反映湘西在百年时光中的发展与变迁。填补了市场上关于沈从文的作品只有文字没有图片佐证的空白。这是一本从文学到现实,从历史到当代,从地理到民族,从文化到生活,多角度梳理“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发展变迁的可视化百科。 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喜欢在水上观察、思考、书写这个世界。沅水的水性与苗族人的坚韧在他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参悟了水的习性,明白了生命的脆弱,追求着理想的社会格局,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对生命有一种觉悟,这使他只能宿命般地走在梦中的道路上“向人类远景凝眸”。 1988年,他
十幅手绘历史地图,重现宏村古水系古街巷古堂名古祠堂古庙宇老地段老店号,重现黟县十二都古村区划。无论是远去的徽州梦,还是憧憬未来的梦,作者娓娓道来宏村的老故事,老传说,《古村有梦》讲的是关于宏村的老故事,以及从宏村走出去的祖祖辈辈发生过的事情,过去的,现在的,作者在老故事中徜徉,从梦中找回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幅模糊的百年前徽州的社会图像,从里面找出百年前的文明亮点,让文明之梦延伸到今天,延伸到未来。 作为在此居住了一辈子的“宏村人”,他在梦中寻觅,也在梦中享受,在梦中将自己渴望文明的心灵,安放在家乡的土地上,安放在历史的怀抱里,安放在未来的期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