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地理学是起源于北美洲的地理学分支之一,是地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这门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均不长,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人中国大陆,发展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由于旅游地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它的研究愈来愈深化和全面,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地理学领域中逐渐确定了其应有的地位,并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旅游,作为现代人类社会日益兴盛的规模化空间地域活动,使得有关旅游地理的知识无论是对于旅游者还是旅游从业者来说,都是很实用的知识;而对于旅游管理的研究者来说,旅游地理学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应用性学科。本书涵盖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旅游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问题,旅游活动的时空特征,旅游发展的前沿,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旅
本书从旅游服务业的视角考察了消费者行为,分别阐释和分析了旅游业的运营、目的地、酒店住宿、观光旅游、零售旅游等各领域中的消费者行为,综述了旅游需求市场的模式和区域性差异,并对旅游消费的未来趋向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合理论阐述,作者通过22个真实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向读者展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如何运用于旅游营销实践的,让读者在基础的理论学习上,有了更为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读者对象:旅游专业的本科师生以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
陈光甫(1882—1976),1923年,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旗下设立旅行部,经营旅行业务,由此,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为中国旅行社。《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以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陈光甫创办并经营中国旅行社为切人点,着重考察陈光甫在中国近代旅游业历史进程中的思想与实践,以期动态地观察中国近代旅游业从开端到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对陈光甫旅游企业经营思想进行阐释,对陈光甫在中国近代旅游业中的地位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近代旅游业的特点。《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的研究,力图为中国近代旅游史研究提供一项实证成果,也力图为考察中国近代企业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主体研究部分厘为六章。章阐述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与内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与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长,旅游的空间得到了大范围的拓展,旅游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旅游的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旅游正成为人们品质生活的一种方式,而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或者叫体验文化的旅游,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5)》在分析甘南生态旅游发展背景、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的战略思想,以自然地理为背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以示范为导向、以生态文明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并遵循保护、持续发展、示范带动、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等基本原则;确立了“一个核心服务区,一条生态旅游大环线,四个生态旅游区,五个生态旅游协作区,八处重点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框架;设计了山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人文生态旅游五大类生态旅游产品;编制了当周神山景区、冶力关景区、腊子口景区、黄河首曲水利风景区、则岔石林景区、甘加景
本书按照时间的肪络对西方历史上发生的旅游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西方旅游发展随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并采用多元化比较的观点,揭示“旅游是文明间的对话”。时间划分为:古典时代——史前至476年罗马帝国来亡;中世纪——476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来亡;1453年以后的现代世界,对于各个阶段各种旅游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整理。在各个阶段,着重突出典型的旅游活动,如希腊人的航海贸易、罗马帝国时期的丝绸贸易及其引发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旅游系师生阅读,也是旅游史研究者的极好参考书。
1999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关于2000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之后,又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一系列工作措施在不断实施,几年来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见到了显著的成效。《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一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这是一本宏观研究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发展的专著,涉及到业内相关领域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在丰富的实际工作积累中,紧密把握旅游业的发展动向,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不断研究新问题,对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所涉及的理论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
陈光甫(1882—1976),1923年,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旗下设立旅行部,经营旅行业务,由此,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为中国旅行社。《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以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陈光甫创办并经营中国旅行社为切人点,着重考察陈光甫在中国近代旅游业历史进程中的思想与实践,以期动态地观察中国近代旅游业从开端到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对陈光甫旅游企业经营思想进行阐释,对陈光甫在中国近代旅游业中的地位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近代旅游业的特点。《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的研究,力图为中国近代旅游史研究提供一项实证成果,也力图为考察中国近代企业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主体研究部分厘为六章。章阐述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
厨房管理,不光是调和五味,善烹小鲜。安全卫生、生产秩序、设计布局、设备用具、纪律操守、菜式创新、品质稳定、用料成本,无不需要悉心关注,细抓实管,完善提高。本书在简要介绍现代厨房基础管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厨房人力资源管理、厨房设计布局与设备管理、产品组合与菜单管理、生产运作流程与出品品质管理、产品创新管理、卫生与安全管理等内容,还讨论了厨房原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本书适合从事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的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参加餐饮管理培训的学员、相关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生使用。
《房车旅游理论与实务》是我国第一本专门介绍房车旅游的著作。全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房车旅游相关理论与管理实务知识。通过介绍房车旅游经营管理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分析,凭借国内外案例和其他信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房车经营管理实务。全书分为10章,内容涉及房车、房车旅游与路线设计、房车营地建设及运营、房车旅游商业模式、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房车旅游营销、培训与教育、安全与风险管理以及房车旅游相关政策法规等。本书可以作为房车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还可供房车旅游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旅游和体育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