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中国古地图集:《三才图会·地理卷》导读》作者以科普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历史地图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一些学术界尚在探讨中的问题也做出了尝试性的推论。书中选择《三才图会·地理卷》中有代表性的三十余幅经典地图,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级地图、河流及山脉图、边防图、边疆及周边地区图、邻国图等,逐一解说。理清类型,探明源流,辨别变体。同时编制了《地理卷》所收全部图一览表,为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地理卷》奠定了基础。 《1609中国古地图集:《三才图会·地理卷》导读》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成都历史悠久,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周代,已为古蜀政治中心。 迨秦有蜀地,以旧都一带置成都县。公元前311年兴筑城墉,骎为重镇。后经 李冰大兴水利,千里平原,尽为沃野,遂获"天府"之称。西汉文翁兴学育才,人 文蔚起,成都又成为巴蜀文化之重心。复因工商繁荣,终跻于全国五都行列。 近代以来,发展尤为迅速。对成都历史,虽有不少考证论述之作,但大多成书 较早,近数十年来,尚无专著。大量史料,亟待整理;不少问题,应重新论证。 本馆由已故馆长刘孟伉主持,编撰《成都城坊古迹考》一书,上起公元前311 年,终于1949年,对成都两千多年来之发展与变化,试作较有系统之考证与论 述,冀能对成都历史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资料。
《岭南祠堂》是客家人南迁到岭南后聚集而居不忘祖宗的实体明证,王发志、阎煜编著的《岭南祠堂》尽力对岭南祠堂的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建筑历史做全面的描述,力图让读者看完《岭南祠堂》就可以对岭南祠堂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宣传岭南祠堂文化,充分揭示岭南祠堂是客家人宗族血脉相连的纽带这一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近代日绘鸟瞰地图,是指近代以来在日本形成的一种新式鸟瞰地图画法,此种鸟瞰地图多为日人绘师在习得西洋透视法鸟瞰地图的基础上,糅合日本浮世绘等传统绘印技艺所创制的独具特色的绘图。此类鸟瞰地图绘制准确、立体感强,且印刷精美,因此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的实用功能,故在当时常被作为旅游指南地图而得以流传。 本书收集了60余幅中国都市鸟瞰地图,均由日本绘师绘于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全书按地域分为四部分,展示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大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武汉、重庆、广州、香港等二十四个城市在那个年代的面貌。这些鸟瞰图大都作于20世纪上半叶日本大陆侵略政策实施时期,其所描绘的我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都市鸟瞰地图大多以沦陷的城市为
佛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台外围的佛光山麓。寺内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东大殿和唐代彩塑、壁画、墨书题记以及金代建造的文殊殿、北魏墓塔、唐代石经幢几乎都是中国现存的孤例,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以彩图的形式展现
《中国地理图集》是为我国高校地理及相关专业师生编制的一本全新的专题地图教材,为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参考图集。图集具有如下特点和功能:系统地展现中国各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多角度显示中国地理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构建区域地理认知体系;综合表达中国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地域差异,构建区域地理逻辑体系;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表达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综合分析能力体系。 本图集的读者对象为外高校从事“中国地理”教学和科研的广大师生,从事地理、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和中学地理教师,从事区域管理、企事业管理和区域科学研究的人员,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全面展示亚欧大陆板块,同时包括北非、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区域。《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粗线条的勾画出古代不同朝代的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所经之处;二、重点标明现代丝绸之路——西伯利亚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南亚欧大陆桥;三、将古今丝绸之路的线路融入一图,将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线路、文化开发渊源融入一图。本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你可曾飞越太平洋和印度洋?俯瞰到环绕在赤道线上宛如璀璨的翡翠的一片绿洲?她就是闻名遐迩的岛国印度尼西亚。印尼地处亚洲和澳洲两大陆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她幅员辽阔,岛屿众多,堪称“万岛之国”。她风光绮丽,物茂地葱,水果飘香,民风奇特。本书以简明的笔法介绍这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历史,以及政治、经济、旅游、军事、科技文化、外交活动,为走向印尼研究的门楣提供了便捷的路径,为通向开展多边交流构筑了一道可靠的知识通衢,为一般了解印尼提供了翔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