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仅仅是纸上的一些图或泥板上的一些印记——是怎样改变世界的呢7由于最早的地图被用做保护领地的祈祷书,所以人类已经知道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达地理信息。古埃及的制图者们给逝者的灵魂指出来世的方向,而中世纪的教士们用《世界地图》来宣扬基督教信仰。21世纪,科学家们用地图来警示我们气候的变化和标注疾病的传播。 地图被用来帮助发现新大陆,给急切的游客导向,以及加速通勤者的行程。如若没有哈里·贝克的那幅著名的地图,谁能够自由穿梭于伦敦的地铁网而不迷路7如若没有掌握制图学的知识,西班牙征服者怎能征服阿兹台克帝国7绘制成图的领地便于识别、掌控,并从中获利。 长久以来,地图是改变地貌的媒介,人们借助地图来修建运河、铁路和公路。城市规划图,如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在伦敦大火之后绘制的伦敦地图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全面展示亚欧大陆板块,同时包括北非、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区域。《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粗线条的勾画出古代不同朝代的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所经之处;二、重点标明现代丝绸之路——西伯利亚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南亚欧大陆桥;三、将古今丝绸之路的线路融入一图,将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线路、文化开发渊源融入一图。本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岭南祠堂》是客家人南迁到岭南后聚集而居不忘祖宗的实体明证,王发志、阎煜编著的《岭南祠堂》尽力对岭南祠堂的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建筑历史做全面的描述,力图让读者看完《岭南祠堂》就可以对岭南祠堂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宣传岭南祠堂文化,充分揭示岭南祠堂是客家人宗族血脉相连的纽带这一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南北接壤的秘鲁和智利,一边是绵长的太平洋海岸,一边是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你会发现两国都拥有多样化的惊人地貌,并孕育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在秘鲁,你不会错过高山上的印加遗址和繁茂的亚马孙雨林;首都利马编织着精致的城市生活,偏远部落里则仍然沿袭着古老的印第安传统。智利的狭长,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内部差异。从北部的观星胜地阿塔卡马沙漠,到中部葱郁的葡萄园、农场和雨林,再到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冰川,直至遥远的世界尽头。
本套书共23张地图
《旧明信片中的老大连》选录沙俄日本侵占大连时期的400多张涉及建筑、港口、经济、战争史迹等方面的明信片,展现日俄占领时期的大连景物并记载了屈辱历史。
本套书共23张地图
《中学教师地图集》由世界总图、洋图、洲图、分区图、照片和地理资料等几个部分组成。世界总图有世界地形和不同年代的世界政治地图;洲图有各洲的形和水系、政治地图和交通地图;洋图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图;分区图由分区普通地理图、经济地图、气候地图和地区扩大图组成。地区扩大图主要扩大表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的国家和重要的岛屿、海峡等。除了这些地图之外,还有多幅分洲的、分地区的自然带剖面图。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图集》由序图、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塞外文化旅游共五部分组成。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图集》采用63幅地图、上百幅统计图表、近百幅照片和说明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多层次、多视角展示,突出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空间信息,聚焦乡镇建设。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图集》以基础测绘数据成果、第三次国土调查影像数据、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的乡镇建设专题数据,系统宏观地反映了文化旅游名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小城镇建设的相互作用。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图集》中行政区划数据截至2019年底,地理底图数据截至2018年底,村镇建设数据来源于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截至2019年底。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图集》中地图的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重行编绘的旅行路线图集,由原来的39幅,增为45幅,其中新增图幅有恒山、白岳山、九疑山、阳朔附近、滇游(一)及鸡足山等幅,正图之外,又增加了附图共25幅。 本图集除总图及个别附图外,均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地形底图则采用省地图集及各种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予以简化描绘,政区、建置均用明制;比例尺以分数及里距表示。徐霞客游踪所及的主
《中学教师地图集》是一部区域性、综合性的教学参考地图集,主要供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备课、自学和进修时使用,并适当兼顾高等学校地理系的学生参考。本图集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历来的中等学校地理教材和高等学校地理教材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现行的地理教材为主,注意解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旁及中等学校政治、语文、历史等教材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因此,本图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表现形式多样、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中国地图分册》由全国专题总图、分区普通地图、分区经济地图和文字说明四部分组成。全国专题总图,包括部门地理中一些基础知识的图幅和图表。分区普通地图东部5个区,西部和北部2个区,各分区的经济发达地区均附扩大图,所有分区普通地图无法注出投影名称和标准续线,同
《中华大典 林业典 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套装共2册)》搜集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关林业中园林及风景名胜的相关文献,分部排列,共分园林综述、园林植物、历代园林、风景名胜等总部,对历代典籍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为相关学者提供极大便利。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重行编绘的旅行路线图集,由原来的39幅,增为45幅,其中新增图幅有恒山、白岳山、九疑山、阳朔附近、滇游(一)及鸡足山等幅,正图之外,又增加了附图共25幅。本图集除总图及个别附图外,均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地形底图则采用省地图集及各种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予以简化描绘,政区、建置均用明制;比例尺以分数及里距表示。徐霞客游踪所及的主要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