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修行:为人父母第一课
    •   ( 312 条评论 )
    • 包丰源 /2025-06-01/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亲子关系的困境,本质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回声。作者以细腻的洞察指出:孩子呈现的 果 ,往往深埋着父母未愈的 因 。当我们凝视孩子的眼睛,看见的或许是自己幼年时未说出口的委屈;当我们触碰孩子的抗拒,感知的也许是曾经未被接纳的自己。这种代际传承的情绪密码若不破译,终将在时光长河中形成宿命般的涟漪。 生命的流转里,养育是一场双向的修行。当新生命降临的那一刻,父母便接过了传承的火种,也接住了照见自我的明镜。本书以独特视角,揭开亲子关系的深层密码 那些未被妥善安放的童年创伤,未被有效释放、清除和化解的负面情绪,终将在记忆深处形成犹如电脑程序一样的 文件包 。它们如同刻录在灵魂中的程序代码,在相似的场景中悄然启动,让父母在无意识间复刻着家族的烙印。 全书以觉醒为始,从心智重构到情感连接,

    • ¥20.4 ¥68 折扣:3折
    • 青春期的大脑:10多岁的孩子是怎么想的?
    •   ( 648 条评论 )
    • 【韩】金鹏年 /2023-01-01/ 东方出版社
    • 这是一本颠覆传统认知的介绍青春期脑神经发育的科普书。作者是具有专业背景、多年临床经验的精神病学教授,通过真实病例、经典实验详细介绍了青春期大脑发育的特点,以此为理论依据解读了青少年的 越轨 行为背后的成因,并对青少年家庭相处模式给于建议,即如何陪伴孩子完成后一次大脑发育。是帮助青少年完善大脑发育、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书。

    • ¥19.2 ¥56 折扣:3.4折
    •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   ( 11968 条评论 )
    • 柴一兵 编著 /2014-11-0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从如何教出优秀的初中生人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突出问题,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通俗易懂的理论剖析,相信能帮助父母解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的若干问题。 初中阶段一共有三年,学生主要为13~16岁的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还很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 本书就是专门为初中生父母编写的,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面分析,手把手地教父母如何更加地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轻松搞定孩子有可能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书中有大量来源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让父母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对于

    • ¥11.5 ¥29.8 折扣:3.9折
    •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
    •   ( 4423 条评论 )
    • 蒙台梭利 /2012-01-01/ 中国妇女出版社
    • 我们的教育方法为的是保卫人类心灵中精神的火种,保卫人类真实的本性不受破坏,并且将这种本性从压抑和社会的蜕变中解放出来。 要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诸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并逐渐加以根绝。 自由是纪律的前提,而独立又是自由的前提,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教育和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但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释放出他自己的内在的生命力。 通过让孩子自己的努力自由地学习,孩子能培养自己的秩序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 ¥8.3 ¥25 折扣:3.3折
    • 绘本之用:用绘本理解并帮助0~6岁孩子成长
    •   ( 1533 条评论 )
    • [日] 秋田喜代美 增田时枝 著,李建云 译 /2020-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孩子为什么一直哭?能不能就让他哭个够? 听说大脑的生长发育需要刺激,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我是个全职妈妈,整天和孩子黏在一起,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过度照顾。 带孩子弄得我精疲力竭,没法觉得孩子可爱。 孩子几乎不和父亲交流,我担心这样下去,进入青春期后不知道会怎样。 孩子晚上迟迟不肯睡,我担心他早上起不来。 本书针对0~6岁孩子在生长发育中出现的诸如以上的问题,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权威实用的育儿建议,以及各年龄段孩子的发育特点指南,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推荐了6个年龄段的151本经典绘本。希望各位父母在亲子共读绘本的快乐时光中,从绘本中学习孩子是怎样成长的,从而获得育儿智慧。 日本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东京大学教育学院首任女性院长秋田喜代美教授与幼儿教育专家增田时枝女士合著。

    • ¥14.7 ¥48 折扣:3.1折
    • 享受孩子成长
    •   ( 1143 条评论 )
    • 贾琼 /2020-01-08/ 作家出版社
    • 作者以时间为轴,记录了教育孩子从胎教到幼儿启蒙直到走进哈佛十八年的教育历程。不仅有中国的教育实践,还有美国的学习观察;不仅有育儿的案例,还有她关于教育的思考;不仅有可供借鉴的具体方法,更有这些方法背后蕴含的原理。作者认为: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激发思考和产生共鸣。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人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 通过阅读本书,让家长具备战略眼光、思考力和行动力,从而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

    • ¥17.6 ¥49.8 折扣:3.5折
    • 亲子沟通的方法
    •   ( 6804 条评论 )
    • 赵焱 著,磨铁文化 出品 /2022-10-14/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这是一本帮助父母解决亲子沟通中各类问题的书,是每个父母都需要的亲子育儿指南。 本书内容来源于作者过去近10年帮助全球6六个国家上万个家庭的父母解决亲子沟通问题的案例。作者基于五种心理营养的概念,从无条件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 我重要 、给予孩子安全感、给予孩子肯定和赞美、为孩子树立榜样等角度,结合真实的多场景沟通案例,为各位家长提供了实用高效、针对性强的亲子沟通方法。全方位解读父母育儿中的常见沟通困境,从根源上化解高难度沟通。

    • ¥18.7 ¥59.8 折扣:3.1折
    • 父母有招
    •   ( 748 条评论 )
    • 胡梦湘 /2024-05-01/ 台海出版社
    • 本书选取了家庭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总结为七个方面,为大家解决 如何帮孩子战胜拖拉磨蹭 治愈孩子的 玻璃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夸出主动学习的小学霸 教会孩子勇敢保护自己 帮孩子正确面对坏情绪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自己 等家教问题。教育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成长导师,才能引领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19.8 ¥59.8 折扣:3.3折
    •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心理
    •   ( 96 条评论 )
    • 马志国 /2019-03-01/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有名心理学家马志国先生在从事幼儿心理咨询工作中,多年积累的智慧结晶,里面的案例真实而丰富,且具有代表性。本书了90个很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故事,结合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热点,从幼儿的成长心理、跟家人的沟通心理、才智心理发展、人际心理发展、心理偏差分析、入园的幼儿心理探究等六个方面剖析家长在幼儿家教过程中的心灵困惑,时时记录家长在家教中的心路历程,通过家长自述、心理解析及专家建议的模式,呈现真实场景,为家长量身定制了应对策略。

    • ¥14.9 ¥42 折扣:3.5折
    • 辣妈侦探团
    •   ( 630 条评论 )
    • 孙明一六人行出品 /2019-06-01/ 北方文艺出版社
    • 这是一本悬疑层出不穷却让人忍俊不禁的情感小说,有泪点,有悬念,有温暖,有冲突,也有生活的真相:不省心的 熊孩子 在学校闹得鸡飞狗跳,甚至打架逃学瞒着父母家人打赏网红主播 家有青春期子女的妈妈们为了弄清孩子们是否在 学坏 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得不组成了 妈妈侦探团 。而聪明的孩子们则发起反击,高超的反追踪能力让妈妈们瞠目结舌。

    • ¥15.5 ¥46.8 折扣:3.3折
    • 中毒的父母 (美)福沃德,(美)巴克 著,许效礼 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4 条评论 )
    • (美)福沃德,(美)巴克 著,许效礼 译 /2011-08-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中毒的父母》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心理疗伤经典。本书长期雄踞书店、《纽约时报》榜。本书也引起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热议。书中明确提出中毒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有些人至今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结果有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从睡梦中哭醒,有人评论“要是我早些年看到,我的生活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甚至有人说“不要和这样家庭中成长的人交往”。 《中毒的父母》是一次重续爱与温暖传递的勇气之旅。本书的内容不是控诉父母家庭教育的做法和态度,而是列举实际诊疗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原因,指出对策,说明效果。教我们祛除中毒父母给我们的不良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让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那令人沮丧的关系和影响中解脱出来,让家庭中爱与温暖的传递继续。 子女阅读本

    • ¥30 ¥83.37 折扣:3.6折
    • 好孩子的成功99%靠妈妈的陪伴:每天3小时“妈妈的味道”为孩子创造人生的奇迹,历经20年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李贤秀博士
    •   ( 250 条评论 )
    • (韩)李贤秀著,赵妍 译;中资海派 出品 /2015-01-01/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全心全意的陪伴,你终将听到爱的回音 刚出生的孩子会通过妈妈的味道来寻找安全的信号,如果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来自妈妈足够的关怀,就不容易缺乏安全感。这种持久的安全感也为培养孩子幸福能力奠定了基础。 北欧、芬兰教育一直被誉为 奇迹教育 ,也是因为他们始终将 培养出幸福的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陪伴能让孩子时刻享受当下的幸福,而衣食无忧的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上因为父母 错位的陪伴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家长能适时给孩子恰当的陪伴,曾为数十万孩子带来如同新生般脱胎换骨变化的李贤秀博士,提出了 333 陪伴法则 : 每天要花至少3 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3 岁以前是发育的关键期,要坚持这么做; 若实在脱不开身,和孩子分离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 个晚上。 妈妈3 小时的陪伴 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

    • ¥9.9 ¥29.8 折扣:3.3折
    •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 佐佐木正美著,周志燕 译 时代华文书局【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佐佐木正美著,周志燕 译 /2020-07-01/ 时代华文书局
    • 为什么长大了的我们不能好好爱自己、爱他人,有一颗温暖强大的心?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被看见、倾听,全然得到过父母的爱及呵护,长大后也很难拥有自爱和爱人之心。本书作者佐佐木正美先生是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他将全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早期育儿的原则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先有情感上的依恋与满足,而后才有人格上的自信与独立;相比过度保护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干涉;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完整的母性之爱、父性之爱,等等。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父母是孩子很初的人格建造家。父母能看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这一点并给予孩子以成.人般的尊重,改变父母法则的“理所当然”,倾听孩子爱的需求,才能培养出自信、勇敢、

    • ¥33 ¥103 折扣:3.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