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伊能静经历伤痛之后重新出发的作品。两年创作,40篇心灵札记,1000个寂寞阅读的夜晚,与20位心灵大师对话,伊能静在人生的拐角处华丽转身,本书讲述疗愈与成长修习课。
当代人都在渴望寻求自在解脱,但在精神浩瀚的佛法中,以常人一己之力难以理出最适合自己的智慧之法与修持之道。唯此,希望读者从由曹越编著的《心灵本自解脱》中体悟到适度的方便修行的答案。《心灵本自解脱》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生命智慧之窗。
本画册辑入的100余幅射影图片,展现了永乐宫的主要建筑和各殿的壁画,并附有文字概述了永乐宫的建造经过、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我就是那》在本书中,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提供了求道者所需的的、指引。他建议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是”,直到它成为你的住所,直到作为“我是”的自我(小我)限制消失。然后,了悟就会毫不费力地发生。《我就是那》本文以对话体,地回答了求道者心中诸多疑问,如:真实是什么?快乐是什么?一切痛苦出自什么?一切体验的基础是什么?恐惧的根源是什么?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随着阅读,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内心的限制也跟着消失,读完此书有如重获新生。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八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六篇
临床路径是由医院管理人员、医师、护师、药师、医技师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针对特定病种或病例组合的诊疗流程,整合检查、检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多种诊疗措施而制定的标准化、表格化的诊疗规范。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是实现医疗保健优化、系统化、标准化和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保证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承担了组织编写《临床路径释义》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组织国内临床药学、药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了《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就临床路径及相关释义中涉及药物的部分进行了补充释义和拓展阅读。
《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草本卷)》共两卷,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系统介绍了400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和部分品种)常见景观植物及应用前景广阔的野生植物。《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草本卷)》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每种植物包括科属、别名、形态特征、产地与习性、观赏评价与应用、同属种类等内容,对部分重要种类的栽培历史和文化内涵也作了介绍;精选精美图片1.2万幅,涵盖了植物关键特征特写、整体景观,以及大量植物造景中的配置应用实景。《草本卷》收录145科763属1760种,其中苔藓类1科1属1种,蕨类28科34属58种,被子植物116科。728属1700余种。因克朗奎斯特系统将石蒜科归为百合科,为了方便读者使用,《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草本卷)》将石蒜科从百合科单列。《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草本卷)》同时集专业性和科普性于一体
本书是《》三部曲的完结篇。卷解答了众多有关个人生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观;第2卷应对的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贡献了一种颠覆传统的世界观。而本书则讨论了更为宏观的问题,比如死亡的真相、外星文明的情况等等,旨在提供一种的宇宙观。 总而言之,《》三部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价值观体系,为全人类指出了和平地、和谐地共存共生的道路。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你将会看到智慧、幽默、悲悯、渊博、热情……总而言之,你将会得到的阅读体验。 所以,来吧,请跟着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展开对话……
中国城市正在经历增量开发到存量更新的重要变革,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模式都在经历考验,寻求突破和创新。上海作为中国人口规模*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以“旧区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实践,并在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着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积累了值得总结的经验。 本书分为五个主要篇章,分别为绪论、上海实践、国内外经验、理论综述和未来导向。上海实践篇,总结了上海城市更新的历史路径、实践探索、理念探索和制度完善,以鲜活的案例展示上海城市更新中规划、建设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国内外经验篇,总结了国内外在城市更新中的制度经验和相关案例,探讨了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模式的演变规律;理论综述篇,以城市更新为主线,梳理了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