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英国FCA的政策实践为基础,通过构造分析框架和政策模型对行为监管所要实现的目标工具组织架构和运行机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展示其区别于审慎监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为监管现状和问题的展开分析,结合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探讨在滨海新区率先实施银行业行为监管创新的初步思路
《1000%的男人:期货冠军奇迹的买卖方法》以日记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届世界交易冠军赛的夺魁者菲阿里先生及亚军的得主炭谷道孝先生在高风险的交易市场中取得高收益的“博弈”过程及其以无贪欲为的良好心理状态。
新华信托在“全员研究、全程研究、投研一体”的发展策略下,汇聚信托业高端研发人员,组建了公司的研究体系。研发人员通过将信托业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从我国信托业宏观环境、信托公司核心能力建设、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信托与证券市场、信托营销与财富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当年信托业、信托业务及信托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这本由赵暖、李荻主编的《信托评论》为公司2013年的研究成果。
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作者结合多年的金融实务和教学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经验,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研究,对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分8章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理论概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商业银绩效评价体系、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方法、商业银行内外部绩效评价、EVA与BSC指标体系、商业银行绩效考核难点及导向。本书内容翔实、案例典型、体系完备、阐述清晰,可作为大专院校金融、财经、保险、工商管理等专业教学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和夕卜管局的指导下,集合市场成员的力量,在《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7年版)》和《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主协议》的基础上起草而成的一份既融合了国际实践经验,又符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的主协议文本。???本书对《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进行了解读,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该主协议,有利于该主协议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虽已进行了20余年,但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在困扰着我们: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是建立一个以市场(核心是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即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还是继续维持现有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或者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本书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了新的探讨。作者认为,金融的功能会随着金融结构升级而不断升级,金融的核心功能不是凝固不变的。现代金融体系不仅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便通过存量、流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还要具有限度地将经济增长累积起来的风险进行分散的功能。此外,可能还要具有让居民和投资者享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即要有储备和促进金融资产以不低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的功能。这样的金融体系可能具有很多结构性要素,但发达的资本市场则是其最核心
《有问题银行处置制度安排研究》(修订版)一书以有问题银行产生直到退出这一特殊的“生命周期”作为考察分析的落脚点,以有问题银行的处置制度安排为主线,并参考发达国家有问题银行处置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有问题银行产生的多重原因、危害、诊断与监管、救助与重组、市场退出和成本补偿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本版图书与初版相比较,主要是在其基础上根据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发展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更新,并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问题银行在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应该说,有问题银行处置制度安排是一项在国际与国内都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课题。我国许多中小商业银行已显现出公开性有问题银行的特征,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暴露出隐蔽性有问题银行中国的特点,对有问题银行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
本书以信度理论和贝叶斯网络为主要工具,研究了操作风险的高级计量法与预警机制,并针对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计量和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包括尽快建立操作风险数据库,加强对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进一步研究,实施操作风险压力测试,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和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加强操作风险缓释力度,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安全高效的IT系统,提高外部监管水平等。
《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制度手册》收录的现行行业服务管理规范性文件共有16个,内容涉及服务自律公约、管理办法和零售、理财、柜面服务、大堂经理、客服中心等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方方面面。这些行规行约的出台,一方面保证了商业银行服务实践有章可循,促进其不断加强服务管理,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展示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优质、现代的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银行业不断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关系,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展示中国银行业诚信守约、公平竞争、合规有序、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形象。
个人贷款和小企业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综合回报高,占用经济资本低,但同时也具有的风险。特别是小企业贷款,受经济周期、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较大中型企业高,容易形成系统性、群发性风险。《个贷和小企业信贷风险案例分析》收集了近几年商业银行发生的个人贷款和小企业贷款风险案例15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议采取的防范措施。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市场,商业银行要正确面对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风险,科学度量风险,有效化解风险,树立向风险要效益的经营指导思想。在信贷实践活动中,树立在动态中发现风险、量化风险、及时处置风险的经营理念,实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的统一。
《淮南抗日根据地货币史》初稿出来后,我连续看了三遍,但仍还想看,其原因有二:其一,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按照总行的要求,打算把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在安徽省境内创办的几家革命根据地银行、银号的史料归集整理成小册子。苦于缺乏史料,于是乘当事人健在之机采取了对史料“抢救”的办法,1984年省分行在滁县(现为滁州市)召开了淮南银行史座谈会,当年曾在淮南银行工作过的大部分老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的老同志兴致勃勃地回忆了当年淮南银行的情况:有的回忆了淮南银行成立的背景;有的回忆了淮南银行成立的过程;有的讲述了淮南银行印制货币的情况,以及在怎样利用货币、金融与敌伪进行斗争的情况;有的回忆了当时怎样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的两手,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怎样以革命的乐观
国际银行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我国计划从2010年开始逐步实施。鉴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技术性,本书针对其实施中的内部评级体系和经济资本度量等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相关成果,这些成果对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书可以作为各类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资信评级业、风险评估机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从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信用管理专业等相关学科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