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赫苏斯·维尔塔·德索托教授在《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这本跨学科的巨著中,以翔实的史料、充分的文献考证以及严谨的理论论证,深入浅出地概述了金融和银行业的发展史,介绍了货币不规则存管合约的法理本质,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沿革,经济学界关于货币银行的主要观点以及奥地利学派关于货币、银行信贷系统的理论。《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气势恢宏,细节引人入胜,对于想了解金融史、经济史的读者,却对是超值的读本。
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中常用的支付方式,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单证人员对信用证条款的把控能力亦亟须提升。本书完全从实务出发,以UCP600SDISBP681为准则,注重对信用证疑难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本书以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为主线,在对信用证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单据的功能、内容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精选实务中以及福步论坛网友提问次频繁的条款,不但给出了解释,而且进行知识点的延伸,使读者获得意外收获。 其次,本书针对中东地区以及孟加拉国的信用证条款繁多、对单据要求复杂的特点,把疑难条款进行了实例讲解,并将单据制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列举、说明,配以真实单据,图文并茂,更易理解和掌握。 最后,作者将信用证中较为枯燥的内容用一问一答的生动形式进行解答,使读者在轻松阅读同时,解决了困惑。 本书作者具
本书以养老产业投资为研究重点,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及经验,对中国养老产业市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模式、中国养老产业投资的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对中国养老金融的基本模式及趋势进行了研究。 本书对养老产业和商业投资等方面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具有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银行间市场综合知识读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由十章构成:章是概述,对银行间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范围与特征、构成要素、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市场全貌,也为后续章节的详细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至第七章按银行间不同子市场展开,依次介绍、同业拆借、票据、外汇、黄金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各自的形成发展历史、构成要素、制度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介绍外汇交易中心、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市场基础设施,以及承销、经纪、评级、增信机构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挥的作用;第十章对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的理论沿革和交易商协会的实践进行简介。
2011年,欧债危机风云乍起,全球经济风雨飘摇,欧元崩溃论甚嚣尘上,来自欧洲的经济冲击波让全世界都备感寒意。从表面上看,欧债危机体现为各国财政政策的不匹配,而实际上欧洲南北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断裂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如果看到了欧债危机的本质,那么很显然要想重新使欧洲经济真正复苏,就绝不是仅仅推出“财政同盟”、“银行同盟”、“欧元债券”、“欧洲稳定机制”这些救急措施就能根治的。 在这场危机中,谁才是的获益人?欧洲各国政府显然不是,因为它们的主要权力将丧失殆尽;欧洲各国人民当然也不是,因为他们将被迫为危机埋单。的获益人其实是资本。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欧债危机可以解读为金权与主权的较量。 如果没有历史的大坐标系,眼前发生的欧债危机的确使人困惑丛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本书探讨的正是
本书总结了商业银行及业界在IT运维智能化方面的实践成果,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的背景,系统说明了建设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详细描述了商业银行运维管理各领域的智能化实践与应用情况。本书共5章,章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IT运维的现状;第2、3、4章分别阐述了智能化监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的方法与实践;第5章说明了智能化运维建设的实施方法论,展望了智能化运维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可供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专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IT运维平台建设、规划及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大多办有自己的内部刊物,供行内员工阅读,其中出刊时间持续、内容最丰富的银行内刊,当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海光》月刊。这批文稿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并具有“原生态”的特征,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简史。由于年代久远,迄今外已经没有一家图书馆藏有完整全套的《海光》月刊。《稀见民国银行史料初编(精)》编者刘平历经多年访求,在各地及海外的多家图书馆、档案馆、旧书店,以及旧书网等处多方寻觅,费尽心血,始将跨时二十年的一百四十二期全套基本收齐。然后以保存史料为本精心选汰,并以方便阅读和研究为旨,将选文稿分类编集。编选过程中,除了对部分文稿进行重新标点,并修正了明显的文字错讹外,其余一概保持历史文献的原貌。
《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叙述了我国村镇银行的产生发展、业务经营、贷款定价、面临金融风险、特征与生成原因。总结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与控制、操作风险与控制,流动性风险与控制,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在防范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的具体对策建议方面,提出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村镇银行纳入我国存款保险存在道德风险分析与建议,具有的参考价值。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目前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很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张志超著的《汇率论》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靠前贸易活动开始逐渐频繁,其中,汇率是靠前贸易中的重要因子。一些年轻的经济学人敏锐地发现,研究汇率、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及汇率改革的方向,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国改革深入和深化的需要。本书的作者张志超就是这些视角敏锐的人之一,他在1987年出版的《汇率论》,考察了汇率理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汇率决定理论,并比较了不同社会模式下的汇率机
《汇率风险管理》主要研究企业和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下如何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并进行全面的汇率风险管理。全书包括部分。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汇率及汇率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章)、汇率决定理论及汇率预测技术(第二章)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第三章)。第二篇为企业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其中,第四章介绍企业汇率风险及其管理现状;第五章探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六章分析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第七、第八章分别分析基于内部风险防范以及基于外部金融交易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手段。第三篇是银行篇,主要从商业银行角度探讨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其中,第九章介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表现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
本书重点介绍的是目标规划图,在实施路径图方面,将以新资本协议实施为例,简单示范性的讲解实施规划的方法,对银行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有的借鉴意义。
借壳上市,作为一项复杂的交易模式,是在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与公司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就上市公司资产、控制权等作出的利益交换和利益安排。借壳上市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及交易对方。近两年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实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借壳上市及疑似借壳上市案例的大量出现,为本书的研究带来了难得机遇:(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繁发生;(2)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和审核信息的不断公开提供了相关数据及资料的可得性;(3)借壳上市及疑似借壳上市的方案不断创新,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素材。故笔者在工作之余搜集了大量的实务案例,并穿插在本书各章的内容之中。限于篇幅,本书中所选择的案例仅是实务案例中的一小部分,目的是为了介绍具体的制度。这些案例并没有进行全面
商业银行有哪些产品?或者说商业银行的产品如何分类?最常见的说法是包括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经典的金融教科书、金融专业书籍乃至各家银行的内部培训教材也大都如此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本身没有错,然而,这种分类方法背后体现的思维意识却是值得探讨的。这种分类方法是典型的“以银行自己为中心”:“资产”是从银行角度而言的资产,“负债”是从银行角度而言的负债,“中间业务”是从银行角度而言的中间业务。银行常常说“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就是上帝”,但为什么在产品分类上恰恰体现的是这一思想的反面呢?要知道产品是联结银行与客户最主要的纽带呀!这也反映出。“说”是比较容易的,“做”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效的价值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价值潜力和节约价值成本,是商业银行提升创值能力的必要手段。本书不仅为银行估值提供了有用的工具,而且也为讨论管理问题提供了以价值为导向的整体框架,诸如资金转移定价、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存款定价、资产管理、贷款定价和拨备提取、证券化以及利率风险的衡量等,并着重强调了组合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个问题。书中提供的以价值为基础的银行管理框架,可以用于计量绩效、用于控制银行业务,从而为股东创造出较高的长期价值并满足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