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作者花费十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旨在揭秘美联储内幕的学术著作。作者披露了控制全球货币的“美联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因此是民间私有资本控制着货币金钱与世界。该书是目前为止揭示“联储局之谜”的核心著作。
本书系作者花费十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旨在揭秘美联储内幕的学术著作。作者披露了控制全球货币的“美联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因此是民间私有资本控制着货币金钱与世界。该书是目前为止揭示“联储局之谜”的核心著作。
1993年,年轻的弗兰克·帕特诺伊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进入了第一波士顿,开始了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1994年,转投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成了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一群人的一员:1995年,离开摩根士丹利,以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写成《诚信的背后》,揭开了华尔街金融创新与圈钱游戏的真相……10年过去了,美国金融界、政界已无人不知弗兰克·帕特诺伊,他使神秘的华尔街变成一个连普通老百姓也能明白的行业;他使金融巨头的赚钱魔术变成了皇帝的新衣。 《诚信的背后》既是弗兰克·帕特诺伊的职场回忆,更是第一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畅销书,它解密了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根源:以摩根土丹利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金融衍生品上“大胆”创新,甚至不惜损害客户的利益,已经沦为巨型的赚钱机器。 在华尔街精英们光鲜
在全球金融与互联网领域,美国正在将所拥有的不均衡、不对称实力转化为新型国际权力,服务美国对外政策。金融制裁已经成为战争前奏、战争替代、大国博弈新方式。如何充分认识金融制裁,如何思考国家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 《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本书以“新思路 新方法 新格局”为着眼点,分别从研究总论、潜力评估、策略选择、战略对接四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有针对性的分析论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全书通过大量的图、表结合各年数据进行详尽分析,内容丰富,指导意义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金融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思想,也对后期研究丝绸之路金融发展意义重大,对促进一带一路的推进,加强丝路带沿线国家之间的联系意义重大。
《癫狂与恐慌:巴顿?比格斯论金融、经济与股市》巴顿?比格斯是一位的投资策略师。他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策略生涯,以及他为投资者提供的大大小小各种建议,让他获得了同时代具有前瞻性资金管理者的美誉。今天,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将这位传奇人物在担任摩根士丹利全球市场策略师的数十年间所写就的作品集结成册。 从1973年到2003年间,巴顿?比格斯一直担任摩根士丹利的高级合伙人,在这期间,他每周为客户写投资简报。这些投资研究的内容将首次在本书中得以见诸公众。这些文字诙谐,机敏,又常常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在预测市场运行方面,比格斯经常是走在运行曲线前面的人。早在1993年时,他就在极力看多中国了。他预见了1980年代通胀的终结,以及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最终破灭。但敏锐的市场嗅觉远非比格斯的全部,他还拥有的金融智慧
本书系作者花费十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旨在揭秘美联储内幕的学术著作。作者披露了控制全球货币的“美联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因此是民间私有资本控制着货币金钱与世界。该书是目前为止揭示“联储局之谜”的核心著作。
全书分为五章。章为伦敦金融城的江湖,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伦敦金融城在全球范围内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为大宗商品的核心波动。伦敦金融城市全球大宗商品最重要的交易中心之一,该章以原油、有色金属、黄金及货币等交易现状为出发点,着重强调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第三章为金融城里的非典型事件,借助如王室婚礼此类事件向读者们展示了影响英国经济发展的除了交易外的丰富多彩的另一面。第四章为大公司眼里的中国。该章节以英国各大公司的视觉为读者解读中国因素对其重要影响。第五章为中国进城记,讲述了中国企业从过去的二十多年以来与英国金融城的渐渐融合并走向双赢的局面。
京东王子刘强东、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的美国造富传奇,您是否想知道?翻开本书,答案揭晓。企业到美国上市的流程和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到美国上市,到美国上市的优势在哪里,上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翻开本书,都能找到。
《癫狂与恐慌:巴顿?比格斯论金融、经济与股市》巴顿?比格斯是一位的投资策略师。他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策略生涯,以及他为投资者提供的大大小小各种建议,让他获得了同时代具有前瞻性资金管理者的美誉。今天,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将这位传奇人物在担任摩根士丹利全球市场策略师的数十年间所写就的作品集结成册。 从1973年到2003年间,巴顿?比格斯一直担任摩根士丹利的高级合伙人,在这期间,他每周为客户写投资简报。这些投资研究的内容将首次在本书中得以见诸公众。这些文字诙谐,机敏,又常常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在预测市场运行方面,比格斯经常是走在运行曲线前面的人。早在1993年时,他就在极力看多中国了。他预见了1980年代通胀的终结,以及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最终破灭。但敏锐的市场嗅觉远非比格斯的,他还拥有的金融智慧。这
《登陆华尔街:中国企业美国上市操作读本》讨论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需要经历的程序,以及在上市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法律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作者把整个上市流程分成五个阶段,项目启动前的准备阶段,尽职调查和招股书准备阶段。同监管机构的沟通阶段,路演、定价、挂牌和交割阶段,以及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和后续发行阶段。针对不同阶段涉及的法律规定和上市项目的工作重点,本书详细讨论了中国企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诸多问题,包括组建工作团队、遵守公开宣传的限制、分析是否符合上市条件、建立符合上市的公司结构、完成上市前的私募融资、设计和采用反收购措施、完成尽职调查、撰写招股书、建立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雇员股权激励计划、选择存托银行和交易所、同监管机构就招股书内容进行沟通、签署承销协议、完成上市的交割,以及上市后
日美金融战的“战地回忆录”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史,就是一部日美经济摩擦和谈判交涉的历史。而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所有日美相关的谈判都是由美方主动提出的。名义上是双向的协议,但实际上都是美国主动向日本提要求。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间,美国一直掌握着金融谈判战场的主动权,从对美进口限制,到日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干涉,日元升值,最后更是得寸进尺,提出改变日本“经济结构”的要求。 可以说,在日本金融实力达到顶峰的时代,与美国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而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日本的国运。 作者当时正身处这场战争的日方大本营中心,亲身参加了这场金融战中的几乎每一场“战斗”。本书则从作者亲身实战的角度还原了那场历时20年的金融战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揭露了美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