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每天都在发生,但要谈出好结果并不容易。 人们处在两难之中时,通常有温和与强硬两种谈判方法。 温和者总是避免双方冲突,为了达成共识,不断妥协让步,结果是被对方占尽便宜。 强硬者则认为谈判是一场意志的较量,谁能强硬到底,谁就能赢。结果是硬碰硬,两败俱伤。 “哈佛大学谈判项目”为解决这种谈判的两难选择,研发出第三种谈判法——突破型谈判术,也叫原则谈判方法,被广泛用于国际政商界的谈判场合,屡立奇功。 这种方式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寻求解决方案,强调把人和事分开,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让谈判结果基于某些公平的标准,而不是以某一方意志为转移。 谈判形式千差万别,但基本要素不会变,因此,在各种谈判中,突破型谈判术都完全适用。这本书便介绍了原则谈判方法。
有些文字值得珍藏,有些情怀值得一再回味。《中外微型小说》正是精选中外百余年来广为流传,读者喜爱的名家微型小说结集而成。无论是对生命的哲思、对幸福的追问,对自由的向往,对心灵的探幽,还是对那些人那些事的缅怀,都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文学史上,让我们读懂人生,读懂世界。 本书收录了多位中外作家的经典的微型小说,有陪伴我们成长的马克吐温、老舍、沈从文,也有撞击我们心灵的莫言、川端康成、席慕蓉、毕淑敏、冯唐,还有爱伦坡、柯南道尔、希区柯克的悬疑世界……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均为传世名作,滋养一生。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只给那些愚忠的臣民留下一根阴魂不散的辫子。他们就像捍卫最后的战旗一样保存着自己的辫子。作为遗老遗少的后代,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备受皇上恩庞,出任兵部侍郎。而王国维家族早年随宋高宗南渡,他自己为末代皇帝溥仪之师。溥仪出宫后,他与陈寅恪受聘于清华国学院,早年交往、共同游历使两位饱学之士结成莫逆之交。在现代文明摧枯拉朽的冲击下,两位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经历过怎样的煎熬与阵痛?怎样的绝望与悲悯?把这样两根“辫子”编在一起,确实发人警醒,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