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惩罚》共十二章,前六章阐明主要论点。章简要地回顾了行为主义传统,通俗行为主义在我们社会的盛行,以及通俗行为主义广为人们接受的理由。第二章权衡有关奖励的内在可取性的一些论点。文章首先对奖励是合乎道德及常理的要求这样的主张发起挑战,进而提出奖励实际上令人反感。 前两章的论述是哲学思辨,第三章讨论实际结果。本章概括了研究证据,表明奖励没有起到促进长期的行为改变和提升表现的作用。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解释了情况为何如此,提出奖励失败的五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无异于对奖励的严厉批评。第六章仔细探讨了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去批评的一种奖励形式:表扬。 《奖励的惩罚》的后半部分涉及我已提过的三个问题:雇员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孩子的行为,探索奖励的效果和可以用来替代奖励的方法手段。
本书主要是指导HR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好薪酬设计与管理,对薪酬设计与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门论述,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来充分实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本书针对中国当前各级企业的管理现状和经营实际,从薪酬体系设计的角度,具体讲解薪酬管理的策略、方法、步骤,为各级企业进行薪酬管理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导,以推动企业人才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奖励的惩罚》共十二章,前六章阐明主要论点。章简要地回顾了行为主义传统,通俗行为主义在我们社会的盛行,以及通俗行为主义广为人们接受的理由。第二章权衡有关奖励的内在可取性的一些论点。文章首先对奖励是合乎道德及常理的要求这样的主张发起挑战,进而提出奖励实际上令人反感。 前两章的论述是哲学思辨,第三章讨论实际结果。本章概括了研究证据,表明奖励没有起到促进长期的行为改变和提升表现的作用。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解释了情况为何如此,提出奖励失败的五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无异于对奖励的严厉批评。第六章仔细探讨了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去批评的一种奖励形式:表扬。 《奖励的惩罚》的后半部分涉及我已提过的三个问题:雇员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孩子的行为,探索奖励的效果和可以用来替代奖励的方法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有关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中国质量奖励制度。设立政府行为的国家质量奖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政府主管质量工作部门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表现。早在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两项标准融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卓越质量奖标准的基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规定了企业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是引导企业走向卓越绩效模式的指导性标准,也是我国各级政府质量奖励工作的评价依据。这两项标准自发布后反响很大,许多企业按照标准建立了卓越绩效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绩效评估与训练 第2版》提供了一个通过评估与训练提升员工绩效的实用方案,企业绩效与培训的负责人会在绩效提升的需求、绩效评估、自我评估、绩效面谈、绩效考核、绩效改进、在职辅导等领域从本书得到切实可行的帮助,很多建议都能直接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这本书除了基础原理和技术解读,还包括2个系统的大型案例分析,介绍了不同企业组织的工作哲学、准则与方法,以及15个完整系统的样表和范例。本书包括案例分析、各类组织的理念、原理与方法,还有样表。本书能切实地帮助你审视所在组织的理念、制定的表格及流程。本书也可以帮助你 探究项目不可行的原因及顺利推进项目的方法。如果你觉得你的建议能够帮 助组织提升绩效考核项目,请及时与组织负责人沟通。
《知识劳动度量:理论与应用》创造性地将工业工程领域的先进工具应用于知识劳动度量,为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知识劳动度量:理论与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知识劳动、知识劳动过程、知识劳动过程的特性,尝试性地对知识劳动度量进行探索。
本书的内容共有八章。前言 概述知识与知识劳动,提出本书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内容的框架结构,给出本书的章节安排。1 劳动度量理论概述 阐述劳动度量的概念、劳动度量的尺度、劳动度量的原理和劳动度量的意义及劳动度量的基本方法。2 知识劳动度量的理论基础 阐述模糊集合论的基本理论,包括模糊集合论的基本概念、模糊集的运算、模糊集的隶属度、模糊逻辑与推理、模糊综合评判等;概述知识工程的基本内容,主要陈述知识表示的基本方法,如谓词逻辑的知识表示方法、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方法、语义网的知识表示方法、特性表的知识表示方法、直接或模拟的知识表示方法、知识表示的模糊方法等;分析人工神经元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3 知识劳动度量理论 分析知识劳动及其基本特点,
本套丛书共计16卷,根据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历代名窑的界定及行业内专家的严格论证,甄选出16座(件)名窑,各册书中以各窑系、窑口古瓷为鉴赏命题,约请各窑口公认的行业专家著述,以考古学研究为契入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宋以来各名窑名瓷的发展演变详情及鉴定要点,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指导收藏市场方向。每部书稿资料翔实,论述周详,剖析精微,相对于时下众多泛泛而论的鉴赏之作,实为述而有纲,言而有物。有很高文化积累价值和很强的学术价值,是一套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陶瓷艺术的大型专业丛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有关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中国质量奖励制度。设立政府行为的国家质量奖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政府主管质量工作部门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表现。早在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两项标准融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卓越质量奖标准的基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规定了企业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是引导企业走向卓越绩效模式的指导性标准,也是我国各级政府质量奖励工作的评价依据。这两项标准自发布后反响很大,许多企业按照标准建立了卓越绩效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很多企业认为激励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际上,激励不仅限于此,《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主要从目标激励、员工能力提升、员工行为鼓励、治理机制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法,进而避免激励机制设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结合实际,具有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