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 丛书共七卷,分别有《港口 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大港变迁: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看得见的手:地方政府与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变迁》《时局与地域: 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经济开发与经济建设研究》《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变迁: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体系对经济地理格局影响的研究》《龙头崛起: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研究(1843 1942)》《竞争与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关研究(1854 1931)》,丛书主要探讨了如全球化下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早期演化,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经济地理的形成与变迁等问题。
行为经济学界的两位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联手优选当今世界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果,通过各个阶段与主题相关的代表性文献,勾勒出了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的一个完整知识框架,帮助你准确了解行为经济学。
《中南银行》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南银行的重要会议记录、组织人事制度规章、重要来往文电、营业报告、统计资料、专题报告和大事记等,反映了中南银行的发展变迁及其与金融同业、工商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师生,以及金融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金城银行》是2020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之一种。本书选编的金城银行相关档案史料,悉数选自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档案全宗(全宗号Q264)。全书内容包括金城银行创立时期的注册、官方批复文件,董事监事换届改选、各方力量角逐,政府对其管理、限制,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各时期的董事会章程、公司章程等制度规则,行务会议记录、业务会议记录、行史追溯,以及在上海解放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金城银行决策层如何处理新与旧、公与私的问题,顺应潮流,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靠拢,主动接受新政府和人民银行领导,争取人民银行的帮助,踊跃参加公私合营等诸多方面,皆有一定反映。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师生,以及金融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由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管、主办,因机构改革,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中国经济贸易年鉴社负责编纂。国资委主任王勇担任编委会主任、主编,国资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领导担任编委会副主任。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包括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总署规章、与海关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下册均为海关总署公告,共计1011件。为便于查找,还编制了海关总署令和海关总署公告两个索引。
本稿以中国印花税票为对象,汇集了38位作者25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印花税票的发行历史、背景、作用,作了深入的研究,用实物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如邮王周今觉认为终淸一代,印花税未曾开征;如发现了陈炯明粤军财政总局长城图印花税票蕞早的实用单,从而解开了一个历史谜团;如挖掘整理出民国时期各地大小实力派割地称雄时为筹粮饷而发行的地方性印花税票,如广西李宗仁、广东陈炯明、福建卢兴邦、四川刘湘、刘文辉、李家钰、陕甘冯玉祥、山东张宗昌以及十九路军在福建事变时发行加盖的印花税票等。 本书收录论文129篇,以及实物辨伪、邮展信息、综合性评论文章60篇,录入大小彩色图片1260余幅。